劉海明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和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的臨床接生效果,為臨床分娩提供參考。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對65例產婦進行了分析,將其作為研究組使用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并選取了65例產婦作為對照組,使用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對兩組產婦分娩后的出血量和會陰撕裂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護理后,對照組的產婦Ⅱ度撕裂共有34例,占總數的52.31%,研究組有16例Ⅱ度撕裂,占總數的24.62%,研究組有27例產婦的會陰完整,占總數的41.54%,對照組有10例會陰完整,占總數的15.38%,兩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產婦的I度撕裂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和傳統接生方式相比較存在優勢,產婦的會陰撕裂程度得到了控制,對產婦的產后恢復有幫助。
【關鍵詞】
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傳統保護會陰;臨床效果
會陰裂傷是分娩時產婦用力不當,胎兒過大,助產配合不佳導致的分娩并發癥,嚴重的患者還會有大小便失禁,對產婦的預后具有非常大的危害[1-2]。傳統接生保護會陰方式會使用會陰側切,臨床中是對產婦有創的操作,側切可以讓分娩過程更加順利,可是會陰會有傷口,愈合困難,產婦疼痛感強烈,還會有較高的感染率,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和傳統的接生方式不同,不需要對患者進行側切操作,因此產婦受到的損傷比較小,有經驗的助產士對產婦進行分娩指導,讓其能夠配合,會陰可以在指導后自然地張合。該種方式能夠緩解分娩時產婦會陰受到的損傷,會陰的完整度也能夠被保留,對產婦的恢復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助產士使用該種方式能夠減輕工作量,降低產婦的痛苦,取得產婦及其家屬的信任。所以,臨床中為了降低患者的會陰撕裂發生率,本院選擇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130例產婦就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進行了分析研究,有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對130例產婦進行了分析研究,共有81例初產婦和49例經產婦,將其分成了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有65例產婦,最小22歲,最大37歲,平均(29.3±7.8)歲,平均孕周(38.6±2.3)周;對照組有65例產婦,最小23歲,最大38歲,平均(29.8±7.4)歲,平均孕周(38.2±2.6)周。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130例產婦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相應的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給予傳統的接生法——保護會陰接生法進行接生;研究組產婦使用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法。
1.3 療效評定標準[3]
1)對產婦分娩時的會陰撕裂程度進行統計分析。Ⅱ度裂傷:傷口不規則,程度超過會陰皮膚,接近陰道粘膜肌肉,出血量比較大;Ⅰ度裂傷:輕度撕裂,只有皮膚表面,沒有觸及陰道粘膜和肌肉,出血量比較少;會陰完整:陰道粘膜、肌肉、皮膚均完整,沒有出現裂傷情況。2)統計產婦分娩后的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 17.0軟件,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的產婦Ⅱ度撕裂共有34例,占總數的52.31%,研究組有16例Ⅱ度撕裂,占總數的24.62%,研究組有27例產婦的會陰完整,占總數的41.54%,對照組有10例會陰完整,占總數的15.38%,兩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產婦的Ⅰ度撕裂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傳統接生保護會陰方式會使用會陰側切,臨床中是對產婦有創的操作,側切可以讓分娩過程更加順利,可是會陰會有傷口,愈合困難,產婦疼痛感強烈[4-5],還會有較高的感染率,導致產婦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對產婦分娩后的康復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6-7]。此次研究中,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和傳統的接生方式不同,不需要對患者進行側切操作,因此產婦受到的損傷比較小,有經驗的助產士對產婦進行分娩指導,讓其能夠配合,會陰可以在指導后自然的張合。該種方式能過緩解分娩時產婦會陰受到的損傷,會陰的完整度也能過被保留,對產婦的恢復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助產士使用該種方式能過減輕工作量,降低產婦的痛苦,取得產婦及其家屬的信任。在此次研究中,對照組的產婦Ⅱ度撕裂共有34例,占總數的52.31%,研究組有16例Ⅱ度撕裂,占總數的24.62%,研究組有27例產婦的會陰完整,占總數的41.54%,對照組有10例會陰完整,占總數的15.38%,兩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兩組產婦的Ⅰ度撕裂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總而言之,新式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要比傳統的會陰保護接生方式更加優秀,產婦的會陰完整度較高,痛苦較少,產后的恢復速度快,在臨床分娩中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少芳,黃銀英,章慧燕.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低危孕婦正常分娩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03):69-71.
[2] 張素紅,周玥,秦靜.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初產婦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71-72.
[3] 李曉燕,徐括琴.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臨床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8):3053-3055.
[4] 周臨.改良拉瑪澤呼吸法在第二產程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03):115.
[5] 林美蘭.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J].全科護理,2014,12(15):1361-1363.
[6] 任月月,馬小萍.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8):3094-3095.
[7] 高月娥,何閏.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降低會陰側切率和促進陰道分娩的效果研究.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8):1773-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