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茜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卵巢囊腫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各64例。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行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卵巢功能、月經周期及經量變化情況。結果:與術前相比,兩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月經周期及經量正常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在卵巢囊腫治療中可產生顯著療效,有利于恢復患者的月經周期、卵巢功能等,臨床應用安全且可靠。
【關鍵詞】
卵巢囊腫;腹腔鏡卵巢剝除術;開腹手術;卵巢功能
卵巢囊腫為女性生殖器官常見腫瘤,其發生與內分泌、環境、遺傳等因素有較大相關性,可導致流產、月經失調等,從而對患者身心健康形成極大影響[1]。目前針對該疾病患者,臨床仍以手術治療為主,且伴隨醫療技術及手術器械的不斷發展,使得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被逐步應用于臨床中,其能夠有效清除病灶,同時避免對患者卵巢功能的損傷[2]。為此,本研究將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用于卵巢囊腫患者治療中,并以傳統開腹手術治療作為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腫患者128例,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各64例。觀察組年齡23~51歲,平均(39.08±4.15)歲;病程4個月~7年,平均(3.69±0.52)年。對照組年齡22~51歲,平均(39.06±4.18)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3.72±0.48)年。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腹部CT、超聲檢查等,將惡性腫瘤者排除。對照組在全麻下行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術中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處理后,于臍與恥骨聯合之間做一切口,長度為7~10cm,隨后將筋膜與肌肉鈍性分離,切開腹膜,使腹腔暴露在外,找出存在囊腫的卵巢后將其拉出腹腔,切開卵巢皮質,對囊腫進行分離并取出,探查對側卵巢有無囊腫等情況,若未發現異常使用溫鹽水沖洗腹腔,將腹腔內殘留液體吸盡,最后縫合腹腔、沖洗創口,并予以預防感染等治療。觀察組在全麻下實施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常規消毒鋪巾后,與臍緣上1cm部位做1個切口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腹腔,結合患者卵巢部位于左下腹做兩約5mm切口,并置入直徑為5mm的戳卡,經腹腔鏡對腹腔情況進行全面探查,了解囊腫形態、質地等,采用單極電鉤于囊腫表面灼一裂口,逐步分離卵巢皮質與囊壁;完整剝離囊腫,在剝離囊腫后,將其放入取拾袋,取拾袋口拉出腹外,于囊壁做一切口,吸出囊液,取出囊皮及取拾袋,并將囊皮送病檢,術后予以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分別于術前、術后6個月對兩組患者卵巢功能進行評定對比,其中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采用上海貝西公司提供的AMH測定藥盒檢測,基礎卵泡雌激素(bFSH)采用上海貝西公司提供的FSH測定藥盒檢測。2)觀察并比較兩組月經恢復情況,包括月經周期及經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卵巢功能
與術前相比,兩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月經情況
觀察組月經周期及經量正常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卵巢囊腫為孕齡期女性易患疾病,且其發病率在近年來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將導致繼發感染、囊腫破裂、惡性癌變等。故如何抑制病情惡化、預防并發癥發生等對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復及預后改善有著重要意義[3]。
卵巢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AMH、bFSH均為判斷卵巢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當發生卵巢囊腫時,患者AMH水平將逐步降低,bFSH則呈上升趨勢。以往臨床對于卵巢囊腫患者的治療手段多以開腹手術為主,但該術式具有創傷性大、術后并發癥多等弊端,極易影響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相比于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勢,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月經周期及經量正常率均高于對照組,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促進作用,臨床療效確切。卵巢囊腫剝除術是在保留正常卵巢組織情況下將囊腫從卵巢剝除,從而減少對卵巢功能的影響,而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通過利用腹腔鏡技術可有效提高手術準確性,減少對卵巢及周圍臟器的損傷,且能夠使卵巢血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時本研究腹腔鏡組術后未出現明顯并發癥,進一步證實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具有損傷小、安全性高等優勢;此外腹腔鏡可對患者全腹腔進行探查,及時診治盆腔共存疾患,有助于為術后卵巢功能的恢復創造良好條件[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下實施卵巢囊腫剝除術可有效加快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復,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臨床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 邵明君,陳靜鴛,胡旻,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后卵巢儲備功能的變化[J].浙江醫學,2016,38(13):1108-1110.
[2] 符婕,陳慧娟,欒瑩,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對女性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05):875-878.
[3] 馬金紅,孫俐,戴進.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北京醫學,2016,38(03):282-283.
[4] 王馥旭,丁雪梅,董春紅,等.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功能遠期影響的臨床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7,32(08):1367-1369.
[5] 于筱卿,趙瑾,王國慶.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06):6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