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蓉 黃靜賢


【摘 要】 目的:探析對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其心理及遵義行為的影響。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選取本院接受治療的86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并根據此次護理方案劃分為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及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且每組等分為43例,對所有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經不同護理方式后的心理及遵醫行為影響進行觀察與比對,并予以總結。結果:研究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SCL-90評分,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有可比性(t=4.636,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2型初發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遵醫行為依從性為41(97.62)%、護理總滿意度為97.67%,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遵醫行為依從性的74.42%、護理總滿意度的79.07%,差異有可比性,(χ2=8.623,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得以改善,提高遵醫行為依從性及護理服務質量,進而提升了整體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2型糖尿病;遵醫行為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疾病之一,且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針對肥胖患者的發病率極高。據有關資料顯示,這與患者自身缺乏對2型糖尿病知識的認識度,加上病程時間較長,極易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而導致的負面情緒又是影響患者遵醫行為的重要因素。為此,這一現象,引起了臨床眾多學者的高度重視和關注,為有效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遵醫行為,顯得至關重要[1]。本文作者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研究對象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及綜合護理干預后的心理及遵醫行為的影響進行觀察與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86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的有關資料,經與患者和家屬雙方溝通達成協議,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及獲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標準:均經臨床有關檢查明確后,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均排除存在心、肝腎臟器嚴重損害及精神疾病者。結合此次護理計劃分配為參照組43例(常規護理干預)和研究組43例(綜合護理干預)。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20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年齡為52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2.23±2.50)年。研究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齡32歲,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為52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27±2.28)年。以上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比對,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
1.2 護理方式
1.2.1 參照組 對本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方式:1)對入院患者常規進行入院宣教,遵醫囑提供藥物、使用降糖藥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項;2)飲食指導、運動鍛煉及出院宣教等常規護理。
1.2.2 研究組 對本組患者均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式:1)病房環境應保持干凈、整潔及通風,盡全力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2)加強對患者指導有關2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及遵醫囑行為的重要性[2];3)主動傾聽患者實際內心感受,并給予對應的心理疏導,以便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對醫護人員多一些理解與信任。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及遵醫行為依從性;4)耐心講解有關降糖藥物的保存、使用方法以及發生低血糖的自我應對措施;5)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一套帶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6)告知患者和家屬血糖儀的使用方法、正常血糖值范圍;7)定期電話隨訪,以便了解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給予正確引導,并指導來院復查時間。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焦慮SAS、抑郁SDS、癥狀SCL-90)心理狀態各個指標評分情況進行評估;比對兩組2型初發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遵醫囑行為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程度。
1.4 療效判定
兩組2初發糖尿病患者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及SCL-90癥狀自評量表作為評分標準:分數越高,則代表心理狀態越差;通過對兩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形式,并以百分制作為遵醫囑行為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分數越高則代表依從性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獲取的所有數據結果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并以%為計數資料,χ2檢驗,(±s)為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相關指標評分情況
結果發現,研究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SCL-90評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參照組,組間差異,且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 兩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結果顯示,研究組2型初發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遵醫行為依從性、護理總滿意度,均較參照組患者更勝一籌,兩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促使2型糖尿病每年的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且發病率可達9.7%。經臨床多次研究發現,其原因不排除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度、心理狀態、治療方法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是影響遵醫囑行為的重要因素[3]。
目前,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完善,人們對臨床護理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常規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于患者及家屬的所有需求。而綜合護理模式是以全面化、人性化、規范化為一體的護理模式,全面貫徹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核心內容,通過對患者加強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藥物的使用及遵醫囑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可有效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自我護理技巧及遵醫囑行為的依從性,與此同時,好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飲食干預及出院宣教等干預,從中體現了護理人員的人文精神與職業素養,為患者提供一個優質的護理服務質量,進而增進了護患關系及護理滿意度。本文闡明了研究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SCL-90評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2型初發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遵醫行為依從性為97.62%、護理總滿意度為97.67%,與參照組患者的遵醫行為依從性的74.42%、護理總滿意度的79.07%進行比較更為突出,這與張趁儒、袁國軍等[4]在研究報告中觀察組獲得的遵醫行為97.65%、護理滿意度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遵醫行為的75.39%、護理滿意度的82.00%的結果基本吻合。綜上所述,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對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整體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趙麗紅.飲食營養護理與健康宣教聯合對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0):11-13.
[2] 曾菲菲,李懷靜.綜合護理路徑在初發2型糖尿病微強化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4):287-288.
[3] 何曉璐.心理干預模式在2型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其對不良情緒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171-172.
[4] 張趁儒,袁國軍,劉璠,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發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17):2075-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