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在小兒氣管鏡檢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病例來源于本院收治的應用氣管鏡檢術診治的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全身靜脈麻醉,觀察組采取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較兩組的臨床麻醉效果,分析各項檢測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應用在小兒氣管鏡檢術中,安全系數高、麻醉效果較好、體征平穩、術后復蘇質量好。
【關鍵詞】
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小兒氣管鏡檢術
小兒氣管鏡檢術利用纖細的支氣管鏡,將其經口或鼻植入呼吸道,借此觀察氣管和支氣管內的組織結構。用于診治氣管異物,阻塞性肺炎,肺部、支氣管感染性疾病,支氣管和肺部腫瘤,不明原因的窒息和頑固性咳嗽[1]。由于小兒各個系統功能處于發育階段,對麻醉藥物耐受性低,所以要選擇一種合理的麻醉方法及藥物,七氟烷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新型吸入式麻醉劑,具有麻醉誘導起效快、蘇醒時間短,麻醉效果平穩、無刺激、麻醉深度容易控制的特點。瑞芬太尼屬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具有麻醉迅速,濃度易于調節的優點,半衰期短,能夠快速被組織及血液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代謝[2]。本研究將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應用到小兒氣管鏡檢術的麻醉中,獲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現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氣管鏡檢術的患兒1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n=76),男39例,女37例,年齡2~6歲,平均(3.8±0.7)歲;觀察組(n=76),男40例,女36例,年齡2~7歲,平均(3.7±0.6)歲,兩組患兒在性別比例、年齡癥狀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全靜脈麻醉,靜脈注射1mg/kg丙泊酚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30114,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1mg/kg鹽酸氯胺酮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2820,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0.1mg/kg咪達唑侖注射液(國藥準字H19990027,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手術過程中給予1mg/kg丙泊酚注射液,1mg/kg鹽酸氯胺酮注射液維持麻醉。
觀察組:給予6%~8%七氟烷(國藥準字H20080681,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潮氣量誘導麻醉,待睫毛反射消失后,給予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43315,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5μg/kg,靜脈滴注,給藥時間大于60s。麻醉維持劑量,調整七氟烷濃度為1.5%~3.0%,持續靜脈泵滴注鹽酸瑞芬太尼0.02~0.06μg/(kg·min),氧流量維持在2~3L/min。待患兒下頜松弛、四肢放松后,給予2%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10960194,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靜脈滴注,麻醉會厭周圍及聲門部表面。根據麻醉深淺程度調整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的濃度,并密切監測患兒,保持麻醉平穩,生命體征穩定。手術后結束后,結束麻醉給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監測并記錄兩組手術過程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
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明顯、復蘇質量更好。
2.2 比較兩組術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
由表2可以看出,觀察組術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麻醉方式能明顯降低患兒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維持血氧飽和度穩定。
3 討論
小兒氣管鏡檢術被廣泛應用于小兒支氣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直觀、安全、無創、痛苦小等特點。七氟烷為無色澄清液體,易揮發,可與氧氣混合誘導麻醉[3],對氣管幾乎無刺激性,因此給藥后呼吸道分泌物不會增加,不會出現咳嗽、屏氣等不良反應。瑞芬太尼為芬太尼類·型阿片受體激動劑,起效快,麻醉持續時間短,在給藥后1min左右即達到血-腦平衡,麻醉維持時間5~10min,在組織和體液中能被迅速水解[3]。瑞芬太尼與催眠劑、吸入性麻醉劑和苯二氮卓類藥物聯合應用能產生協同作用,麻醉效果隨劑量多少而改變。半衰期短,停止給藥后蘇醒快,復蘇質量好,藥物濃度衰減符合三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為1min,消除半衰期(t1/2β)為6min,終末半衰期(t1/2γ)為10~20min[4]。主要與α-1-酸性糖蛋白結合,血漿蛋白結合率約70%。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說明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明顯,術中操作順利,安全性高,藥效消除較快,保證患兒能及早的蘇醒和恢復自主呼吸。觀察組術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麻醉能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水平,溫和地擴張外周血管,降低患兒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并能維持血氧飽和度在穩定的水平。綜上,在小兒氣管鏡檢術中采用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平穩,安全性高,術后復蘇質量好。
參考文獻
[1] 楊衛華.丙泊酚復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9(28):66-67.
[2] 陳廣軍.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吸入七氟烷麻醉的臨床效果[J].中國校醫,2017,31(08):584.
[3] 曾振橫.七氟烷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兒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較[J].慢性病學雜志,2016,17(05):494.
[4] 洪立群.七氟烷瑞芬太尼復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2,40(0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