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梅


【摘 要】 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接收的11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56例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對比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遵醫行為及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時間。結果:干預組健康知識掌握水平均較對照組高(P<0.05);干預組各項遵醫行為均較對照組好(P<0.05);干預組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結論: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大大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水平,有效改善遵醫行為,明顯加快其康復進程。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為臨床內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危重癥,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不易控制等特點,病死率極高。此疾病患者除給予有序的治療外,還需輔以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并促進其快速恢復。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質量改進型護理模式,秉承著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有關研究認為[1],將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從入院至出院按照時間順序為患者提供有效照護,效果非常顯著。本研究嘗試研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6例。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28~67歲,平均(47.43±5.82)歲;病程9~31d,平均(19.75±6.39)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中專24例,大專及以上19例。干預組男33例,女23例;年齡29~66歲,平均(47.38±5.76)歲;病程9~32d,平均(19.94±6.44)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專26例,大專及以上18例。比較兩組相關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即在患者入院后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其余時間則進行基礎護理及隨機健康指導。
1.2.2 干預組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步驟如下:1)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及培訓:由護士長及科室若干骨干護士組成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生理、心理等護理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指導及主治醫生的診療方案制定個性化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對科室全體護士進行系統的培訓,使其充分了解臨床護理路徑的有關知識,并掌握此護理方案的實施要點及難點。2)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①入院時:向患者介紹入院評估、醫院環境、作息及探視規定等,并告知患者病情,囑其保持平和的心態,樹立戰勝病魔的決心。針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需予以有序搶救,保持呼吸通暢,防止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②入院第1d:告知患者治療環境、醫護人員相關信息及注意事宜;做好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措施、目的及配合事項等;護士向患者說明各項檢查的必要性,協助其完成檢查,并如實記錄其體質量、腰圍情況。③入院第2d:告知患者治療過程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講解相應的預防及護理要點;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并囑其嚴格執行制定的飲食方案;講解所用藥物的目的、效果、用法及常見副作用,并強調規律用藥的重要性。④入院第3~5d:加強患者心理護理,使患者掌握調試負面情緒的正確方法;對記錄體質量、出入量的意義進行說明;觀察患者有無合理飲食、規律作息以及按時定量用藥,并了解其治療效果。⑤入院第6~7d:指導患者自我護理的技巧及方法,向其講解保持良好個人及公共衛生的方法及意義;再次檢查體質量、出入量。⑥出院前及出院當日:評價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告知患者定期復診的重要性。此外,囑患者遵醫囑正確用藥,并告知其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1)出院時,分別向兩組患者發放自制疾病知識調查問卷,以了解其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住院須知、用藥知識、飲食知識及其他自我保健知識等,共100分。得分越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越好。2)干預后,對比兩組遵醫行為,內容包括科學飲食、作息規律、戒煙戒酒、堅持鍛煉等。3)觀察并記錄兩組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的方式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的方式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干預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為(92.59±4.16)分,對照組為(81.62±6.75)分,干預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t=10.353,P=0.000)。
2.2 比較遵醫行為
干預組遵醫行為好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3 比較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
干預組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的患病人數不斷攀升,不僅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還給其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臨床針對該疾病在保證系統、規范化治療的同時,還需加強護理干預,以充分滿足患者身心需求,從而為患者早日康復奠定良好基礎。
既往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的常規護理以遵照醫囑被動護理為主,因護理工作缺乏連貫性、規范性,且與患者溝通不暢等,導致患者護理需求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滿足[2]。而本研究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綜合性的護理方案,有利于指導護士按照既定的護理程序有預見性地開展護理服務,同時又可促使患者及其家屬積極參與到疾病護理的全過程;護士依照護理路徑量表循序漸進地為患者進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可大大提升宣教成效,使患者充分掌握健康知識及護理技能,從而有助于增強患者對疾病的管理能力[3]。此外,這種方法還能夠最大限度避免護士因工作繁忙而造成的疏失、紕漏,從而可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在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健康知識評分明顯較高,各項遵醫行為明顯較高,消化道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明顯較少。說明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可提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提升其遵醫行為,進而有利于促使其病情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可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使患者遵醫行為大大提高,從而可縮短消化道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徐顯芳.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1):172-173.
[2] 劉芳,董紅艷,王印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10):1553-1554.
[3] 王冰.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