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賈麗麗 李欣

【摘 要】 目的:觀察探究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模式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5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臨床護理的基礎上,額外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護理干預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焦慮量化表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以及保證臨床護理服務質量。
【關鍵詞】
老年白內障;人性化護理;生活質量
白內障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疾病,多發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白內障一般分為先天白內障與后天白內障兩種,其致病機制主要與患者晶狀體代謝紊亂有著直接的關系[1]。當患者晶狀體代謝發生紊亂時,晶狀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形,導致光線無法正常投射到視網膜上,進而引發患者視力下降。當前對于白內障患者的治療,基本以手術方式為主,因此術后護理對于白內障患者的康復有著較大的影響[2]。為了進一步探究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臨床護理中的影響效果,本文作者展開以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50患者均被確診為白內障,按照接受護理模式的不同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25例。其中對照組包括15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60~79歲,平均(67.85±4.56)歲,病程為2個月~4年,平均(1.26±0.55)年;觀察組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63~76歲,平均(67.66±4.39)歲,病程為4個月~3.9年,平均(1.87±0.4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其內容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紹白內障手術的注意事項、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以及切實做好抗感染工作等。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臨床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額外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通常情況下,老年白內障患者大多對疾病相關專業知識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加上部分患者的病程相對較長,所以對手術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對此,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手術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可以正視疾病。當發現患者出現較大的心理波動或者明顯的不良情緒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患者紓解心理壓力,以此來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2)飲食干預。由于患者年齡相對較大,身體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保證機體每日所需營養;3)術后護理干預。為了有效保證白內障患者術后的治療效果,老年白內障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應該接受精細護理。患者應該盡可能采取仰臥位,減少頭部運動,在術后第2天應該利用紗布包裹眼部,避免眼球過度運動。護理過程中,為預防感染事件的發生,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眼藥水。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反應情況,在護理干預結束后,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與生理狀態情況,并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展開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過程中,對相關數據的處理與分析,需要依靠SPSS 20.0軟件來完成,同時將P<0.05作為判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依據。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與生理狀態情況
通過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與生理狀態評分結果的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焦慮量化表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統計分析結果的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結果為(94.39±3.29)分,對照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結果為(85.29±3.15)分。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白內障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遠遠超過青年群體。一般情況下,老年白內障患者由于身體機能相對較差,加上病程相對較長,所以其生活質量會受到較大的影響[3]。人性化護理模式作為一種先進的護理理念,在多種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主要是圍繞患者開展的一類身心全方位護理干預措施,其應用效果較為顯著[4]。此外,人性化護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多樣化與個人性需求,讓患者充分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人性化關懷,對改善護患關系和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發揮著積極的作用[5]。本次研究中,通過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生理狀態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的對比,發現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與生理狀態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高達(94.39±3.29)分,遠遠高于對照組的(85.29±3.15)分(P<0.05)。這一結果表明,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對于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靈活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態,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服務效率等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應用價值較為突出。
參考文獻
[1] 周衛英.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6):192,195.
[2] 李追.人性化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45):57,59.
[3] 侯曉梅.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03):255-256.
[4] 孫振華.分析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109-110.
[5] 劉秀萍,李娟.老年白內障患者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7):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