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娟


【摘 要】 目的:探討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效果。結果: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0.0%,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引入優質護理方案,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
冠心病;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群體的慢性病,其發病會形成諸多并發癥并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由于冠心病的整個治療周期較長,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患者優質的護理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中,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優質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對其方法及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觀察組:男性、女性患者各18例、12例,平均年齡(65.35±3.36)歲,平均病程(3.17±0.55)年,平均體質量(68.60±2.37)kg;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各17例、13例,平均年齡(65.83±3.39)歲,平均病程(3.25±0.58)年,平均體質量(68.34±2.32)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士依據科室規章制度并結合主治醫師的相關要求,對患者進行基本的藥物使用指導、心理情緒引導以及健康知識宣講等。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1)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安排專門護士進行一對一護理服務,幫助患者家屬辦理必要的手續與引導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的病癥、體征等信息進行記錄。2)對于存在手術治療需求的患者則同步給予手術支持護理,即術前進行訪視以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或者是引導患者做好基本準備工作;術中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以加快手術進行并對患者進行保溫干預、體征監測等。3)對于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則在遵醫囑的前提下,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并對用藥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從而提高患者用藥的科學合理性,避免出現用藥混亂情況。4)情志干預。冠心病的發生以及相關并發癥的存在對于患者而言將是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生理痛苦,尤其是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還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此背景下,患者的心理狀態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會產生極端想法;為此,為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性必須實施情志干預以降低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在護理實踐中,要求護理人員一方面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勸慰,另一方面還要求護理人員多向患者介紹較為成功的治療病例,從而引導患者在心理情緒上逐步轉變為樂觀、積極向上的狀態。5)病房環境干預。為提高患者康復治療期間的舒適度與滿意度,還應當對患者的病房進行環境優化,如加強病房通風和衛生清掃,加強對病房物件的合理擺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一些鮮花或盆栽綠植,從而為患者營造一個干凈、舒適的病房環境。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評價。生活質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進行評價,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能力越高。以自制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患者的滿意率信息,問卷調查中將滿意評價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選項,護理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總患者人數×10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0.0%,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是否有較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2]。隨著醫療服務理念的發展,在冠心病護理中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已經成為各方共識,并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
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優質護理服務的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1)對護理的范圍進行前后延伸,從而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的疾病治療;2)進一步細化護理服務內容,從而提高護理服務的針對性與精細化水平,以此來持續提高護理質量;3)強化了對患者個人情感的護理,從而提高護理的人性化水平并減輕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以更好的配合治療[4-5]。因此,在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措施,能夠強化護理服務全面性與護理質量提升,從而促進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提高患者的醫療服務滿意度。本研究顯示,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優質護理應用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引入優質護理方案,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洪雅鵬.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實施急診優質護理的臨床價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09(07):55-56.
[2] 張易.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術期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3):115.
[3] 矯建化.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8):230-231.
[4] 劉萍.對行動態血壓監測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1):259-260.
[5] 徐哲.優質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13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