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梓鰻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要積極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創新閱讀與寫作教學模式。通過發揮閱讀與寫作之間相互促進的重要作用,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同時還能實現寫作水平和鍛煉和提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初中語文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方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讀寫訓練、模仿范文寫作的方式,達到以讀促寫的效果,也可以通過先寫后讀、課外延伸的方式,實現以寫促讀的目標,從而充分體現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方式
引言: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關鍵的部分,新課標也非常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要求廣大教師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探索運用新方法,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閱讀與寫作教學都是非常主要的兩部分語文教學內容。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同時進行寫作,通過寫作加深對閱讀的理解,通過將閱讀與寫作二者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一、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是吸納,寫作是傾吐。”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部分,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全面提高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閱讀和寫作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二者相互作用,通過閱讀能夠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面,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習優秀的寫作技巧和方法,產生濃厚的內心情感。而通過寫作就能將這種情感進行表達出來,并且同時能夠深化對閱讀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1]。正是因為閱讀和寫作之間這么緊密的聯系,語文教師要重視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全面強化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以讀促寫,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專題讀寫訓練
教師應當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專題讀寫訓練,借此來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并掌握知識的運用方法,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如在教《再塑生命的人》《老王》等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預留出一些時間,讓他們思考從這些文章中選取何種材料組織線索,并提出相關的問題:列舉出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材料和細節,并詳細說明材料和細節的特點,說出自己有過的類似經歷等。隨后教師可在課堂上,利用PPT為學生展示有關選材和細節描寫的內容及要求,并為學生設計訓練,參考題目《難忘的一件事》,讓學生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捕捉其中讓人為之動容和記憶猶新的場景,寫出讓自己最難忘懷的一件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寫作技巧,如選擇恰當的材料,保證條理清晰,敘事要詳略得當,通過文章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最后教師可以“身邊的人”為題,給學生布置短文寫作任務,借此來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和運用。
(二)模仿范文寫作
初中學生的語文基礎雖然已經比較扎實,但語言知識的積累卻略顯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多模仿范文進行寫作。部編版教材容納了為數眾多的經典語言和詞匯,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積累,逐步豐富自己的語料庫。同時,可采用摘抄的方式,對各種詞匯和語言進行詳細分類,并加以反復誦讀和理解記憶,在不斷地沉淀中培養語感,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2]。例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細細品讀文本,領會文本的選題立意,模仿文本的寫作技巧和記敘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寫作一篇關于自己親人背影的文章,如《奶奶的背影》《媽媽的背影》等,要求學生模仿《背影》一文的細節描寫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以寫促讀,深層次理解文章內容
(一)先寫后讀
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為語文學習基礎,在課文學習過程中也能產生自己的理解,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先寫后讀的方式,將寫作環節前置,在學生還沒有閱讀課文之前,先圍繞課文的題目進行寫作訓練,根據學生已經具備的寫作方法和素材儲備寫作文。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課文閱讀,與自己的寫作方式進行對比,并且也有助于深化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更能認識到作者思想的深刻性[3]。例如對于《我的母親》這篇課文來說,就可以先讓學生以母愛為主題寫作文,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必然會聯想自己與母親的點滴故事,嘗試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之后再讓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學習作者老舍是如何理解母愛的,體會作者自然樸實的語言,感受從生動的描寫中流露出的真摯情感。細節描寫是刻畫、表現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老舍在文中多次運用了細節描寫,學生從中感受深厚情感,能夠鍛煉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二)課外延伸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標,教師可讓學生將課堂上的學習成果帶入現實生活,關注身邊熟悉的人,如同學、教師、親人等,并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人,如交通警察、食堂的叔叔阿姨、擺攤的小商販等。然后讓學生以關注身邊的人為題,分成小組對相關的素材和資料進行搜集,找一些名家之作進行閱讀理解,如孫犁的《小販》、張海迪的《親愛的紡織姑娘》等。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借助互聯網絡,查找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優秀范文,并在全班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各個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此外,教師可以收集一些知名作家的經典作品,為學生寫作提供參考素材,這樣都有助于增強讀寫結合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綜合能力[4]。
結束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采用讀寫結合方式,充分發揮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各自優勢,合理運用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積累,通過寫作的方式深化對文章的認識,增進對作品的理解,從而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麗珠. 根植教材.讀寫結合.以讀悟寫——初中語文專題式讀寫結合實踐研究策略[J].教育觀察,2018(12):32.
[2]鄒澤明. 初中語文課教學的新路徑——以讀促寫,讀寫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70.
[3]洪財生.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運用實踐研究[J].課外語文,2017(03):56.
[4]劉漢銘. 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神州,2017(0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