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鳳雄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實現自我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如何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當前,高效課堂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是一場深層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為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全面推進和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關鍵詞: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發展
班級管理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備受各大教育名家推崇的民主式管理模式在各小學班級中并未得到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部分班主任還沿襲高壓的方式約束學生言行。如何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真正落實班級管理中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班級氛圍,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充滿快樂的一種境界。
一、什么才是學生自主管理
所謂學生自主管理,實際上是學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導下依班級主體——學生自身的力量進行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一種管理方法。自我教育的最高價值是: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創造性地完善自我。這不僅是自主管理的最重要目標,更是素質教育實效性的要求。
自主管理教育作為一個適應時代發展,順應社會需求而必然誕生的教育理論體系,是弘揚、培養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強、自律精神,給予受教育者以人文關懷,促進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促進受教育者主動發展的終生教育。
自主教育其目的是喚醒、發展人的主體意識,其宗旨是以班級為載體,提供和創造學生主動成長的機會,以此來發展學生個性特征,激發學生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創新精神,體現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去感知、體驗、判斷、認識、實踐成功與受挫。
我國當代教育家劉佛年先生說:“有兩種能力更重要:一種叫自學能力;一種叫獨立工作能力”。我國當代教育家魏書生則認為,獨裁,一言堂、個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時代產物,靠這些管理愚昧落后時代的團體會有一定成效,但管理文明進步時代的團體就非失敗不可。民主管理是文明與進步時代的選擇,大團體如此,小的團體——班級也是如此。美國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他竭力反對傳統教育中壓制學生,置學生于被動地位的弊端,主張把教育的中心轉移到學生方面來,使學生成為中心,成為教育的主宰。
我認為學生自主管理是把班主任從繁雜的日常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的有效途徑,實行學生自主管理,讓他們在參與班級管理中,學會參與,學會選擇,學會創造,學會認識自我、設計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因為在老師的指導下,以班干部為核心,廣大學生在班級開展的系列教育活動中,共同參與班級各層次的管理,并擔任自己滿意的角色,班級給他們提供了鍛煉能力的舞臺,創設了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個性得以“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同時,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由自律反觀他律,可以感受他人生活與工作的方式,他人工作時的心情和責任,他人管理時的辛苦和壓力,通過這種角色換位思考,從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養成寬容、協作的良好人際關系,加速成為合格的社會人。同時從根本上解放班主任,使班主任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抽身出來,將班主任工作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學生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上來,有更多的精力去備課上課,這是大有裨益的。
二、如何進行學生自主管理
1、強化自主管理的意識。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主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抵觸以至對抗的情緒,大大減少了由人際關系不諧產生的內耗,這無疑將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實效。
2、勤督促檢查,講民主評價。為讓制度得到落實,建立一個由班委領頭,老師參與的督察小組,對各項管理進行隨時抽查,反應情況,讓老師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準確的信息。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激勵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注重管理隊伍的培訓指導。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的服務意識,并對學生管理隊伍進行上崗培訓,提高管理者、參與者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
4、以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基礎,教師可將班務工作進行分解,每個同學承包一項或兩項,以培養責任心,并逐步發現培養一批能起帶頭作用的骨干。培養他們對工作有困難的班干部進行幫助。
5、實行班級事務 “包干負責制---人人責任制”。班級日常事務千頭萬緒,把學習、紀律、衛生工作設計成多個“崗位”,每個崗位專人承包。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各司其職,互相牽制。
6、班干部實行競爭上崗。“值日班長制”,值日班長的主要職責是:維持當天課堂紀律及二操情況,統計作業完成情況,督促各崗位上的有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處理偶發事項,填好“班級情況日報表”,負責當天教室門窗的開關 。
7、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孩子。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家長的溝通很重要。班主任面對著眾多的家長,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不乏各種人才,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很有經驗。能贏得家長與老師的精誠協作,發揮的參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學生自主管理的現實意義
結合我校實行多年的自主實踐德育來看,積極推動學生自主管理有如下現實意義:
1、學生自主管理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素質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思想,提升了學校素質教育的目標定位。開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為推行素質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和有力途徑。對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理論進行研究,有著較高的理論價值。
2、探索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遵循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提高學生素質為原則,研究如何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管理、發展,改變傳統的“教師本位”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校教師素質,改革教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小學生能力培養的教育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學生被動、強制、機械地接受教育,是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很好發揮的主要原因。只有小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自主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立足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通過讓學生親身參加實踐活動而獲得知識技能、增強生存和交往能力,讓學生在自主能動的教育中增長才干。此課題的深入研究,要求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實事求是地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發展主體性,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智力、情感、習慣等方面到全面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