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芳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建立三觀的重要階段,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就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好溝通交流,圍繞學生展開工作,這樣才能順利的開展教育工作。
關鍵詞: 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應用
一、 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意義
(一) 有利于班級和諧
班主任和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及時全面了解班級和學生的動態和狀況,教師和學生能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不僅有利于班級和諧,還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二) 可以發揮學生特長
師生之間的及時溝通,能讓班主任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變化,有利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以及隱藏的潛力和特長,利用學生的優點發揮其特長,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個性化發展【1】 。
(三) 培養學生集體觀念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以集體為單位,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建立教師與教師,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多方面綜合了解學生,更好的教育學生,管理班集體,讓學生懂得如何維護集體利益,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2】。
二、溝通藝術用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
(一)平等的溝通,尊重學生的個性
班主任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才能更好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學生在受到老師的尊重時,才能在老師面前展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班主任要得到學生的信任,就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
(二)真誠的溝通,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溝通時,就要有真誠的態度。只有對學生以真誠相待,學生才愿意傾聽老師的說法,才能抱以真誠的態度和老師進行溝通,使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級。
(三)情感的溝通,增強與學生的互動
真實的情感表達才能讓班主任和學生進行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班主任除了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同時,還要和學生家長加強情感溝通交流,這樣不僅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還能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方向,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得到一個有利的保障。
結語
總之,班主任要有效管理小學班級,就要與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多方位的有效溝通交流。在班級管理中,運用良好的態度和多樣化的溝通技巧,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任淑. 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 科 教文匯旬刊,2015(25):110-111.
【2】李秀英,李春南. 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 應用研究 [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