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祥
關鍵詞:中途接班;先嚴后松;觀察;教育;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83-01
1.沉默的力量——靜靜觀察
心理學表明:在人際交往中,擁有優勢的甲方適時地保持沉默,讓對方乙方唱獨角戲,乙方因為得不到任何信息通常會胡思亂想,最后會被擁有優勢的甲方懾服,傾向于服從甲方的意志。在師生這一人際關系中,班主任擁有天然的優勢,正是這擁有優勢的甲方,學生則是乙方。
利用這一心理學規律,在班級管理中,面對出現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先做一個沉默的觀察者,不妨對班級“冷眼旁觀”。
對班級的“冷眼旁觀”并非不管理,而是在觀察中發現問題,評估問題,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提出要求。作為班主任,一見到不好的現象就忍不住說,就會給學生落下一個婆媽、哆嗦的印象,說得多,學生就會習慣而進而無視,班級就不好管理了。
2.耐心教育階段——提出問題、講道理、提要求和給機會
觀察一段時間,大概半個月,發現了問題,班主任可以向學生提出發現的問題,同時提相應的要求,并進一步說明如果再出現會怎么處理。大多數學生都是講道理的,或對全班或對個體,你把問題說清楚,把要求提出來,到時采取措施的時候,學生也就心服口服了。
還是課堂講話的例子說明。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對于課堂講話的現象,班主任一方面在全班面前提出這一問題并和學生分析這一問題的危害;另一方面,對于經常在課堂隨意說話的同學,你要個別談話,不啰嗦,每人點幾次,給幾次機會。一般情況下,這些學生都會誓言旦旦說絕不會在課堂上講話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班級管理哪有這么容易的事——個別學生還會說話的!在前面的兩個做法中,班主任都要提出課堂紀律的要求,并規定如果從此以后有在課堂上隨意講話的怎樣處理。我帶初三畢業班,處理方法是學生多次(一般3次)教育依然違反者,下午5點20分放學,不得和全班參加額外的自習和培優,第一次犯一周懲罰,第二次犯罰兩周,如此類推。關于這樣的懲罰措施,有人會不以為然——對于這些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這樣處理,求之不得啊,他們可以早放學玩啊!這也要從心理上分析,如果人人都是這個時候放學,他就樂意、暢快地玩了;但是只有他例外的話,他就不舒服了,他的家長更是坐立不安的——初三的時間多寶貴啊。
3.“斬立決”——一個堅決的執行者
如果說靜靜的觀察和耐心的教育是和風細雨式的;那么,班主任的執行力則必須暴風驟雨式的,必須是雷厲風行的。一個班級能否培養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取決于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執行力。班主任的執行力是班主任素質和管理水平的體現。班主任沒有堅決的執行力,靜靜觀察和耐心教育的效果都是沒有保障的,只會是空中樓閣。
如前所述,在班主任進行觀察和耐心教育的階段,學生也在觀察你,甚至試探你。班主任的執行力強弱直接關系到管理的成敗。還是課堂講話的例子。在提出了問題,提出了要求,給了機會,闡明了懲罰的措施后,如果課堂立即好起來,那學生都是天使,班主任就好當了。但情況往往是,仍有個別學生改不了的,一副“我就這樣子,看你有什么辦法”的架勢,要命的是,其他同學都在看“拿他怎么辦”。
所以,當有學生再犯,“挑戰”你的“權威”時,班主任就要說到做到——馬上給我下午5:20離校。不能因為家長的壓力或者學生的不配合而有絲毫的動搖。值得一提的是,這時的處理也是有藝術的,如果有五六個學生出現課堂說話不改正現象,作為班主任,千萬不可統一處理,而要找出其中一兩個最典型的,執行力從這一兩個開始,而且確保你能駕馭,能徹底“改造”。這樣子才能有威懾力。否則,“打擊”范圍過大,沒有效果的。
舉個更典型的例子,初三學生午休,你發現有個別學生存在說話影響其他同學休息的現象,你也把這種現象說了,提要求了,闡明再犯會取消午休資格。等有再犯的時候,你必須毫不猶豫把再犯錯的學生取消午休資格,無論他家長求情還是他家很遠,都沒有商量的余地。因為你的執行力直接體現了你的作風、威望以及絕大部分學生對你的信心,可知道,其他同學都在看呢!做一個老好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教不嚴,師之惰”。
經過這么一個類似的“說話門”、“午休門”事件的處理,學生會感受到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和威懾力,會對班主任產生足夠的信心;反過來,這種執行力會讓往后的靜靜觀察和耐心教育更有功效,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就指日可待,班主任和班級在接下來建立起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就容易很多了。
以上僅是一些操作的技巧,在這技巧之下是對學生深深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如果欠缺了這些,無論教師的技巧怎樣高超,都只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愛,才能讓一切悄然發生。
參考文獻
[1]馮偉元.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33)
[2]范文瑞.班級管理:將愛進行到底[J].內蒙古教育,2015(23)
[3]藺紹江.淺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