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冬良
摘 要:在我們的高中時代,物理是一門十分有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們的教學模式與思考方法,在對學生們傳授知識的時候起了絕對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效率,如何形成有效的學習數學的氛圍,教師們一定要對高中物理有著根本性的認識以及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教師們思維模式的帶動下,變得更加優秀。為了在一定是時間里教師們能夠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下面我想就教師們如何在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方面,以及掌握新的學習方法進行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教師;物理;高中生;教學
從當今教育體制與現代中國傳統教育與高科技技術相結合的情況下,當代高中現代教育模式也已經發生了一些必然的變化,尤其是高中物理教育方式的培養深深影響著學生找到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全新數學時代。在高中物理的現代教學方式中,老師作為一類不可或缺的培育者,或者是中間橋梁的最大締造者。老師們教學方式的變化或者是教學方法的改變,都一定的讓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特別是在高中,高中生們學業繁忙,如果再沒有一定靈活的腦筋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那么可能就會發生一系列跌跌撞撞的錯誤,這些錯誤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物理老師的帶領下,那么學生們就會少走彎路,找到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
針對于教師們來說,怎么通過一定的手段,來把學生們的腦子變得越來越靈活,或者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把學生潛在的物理思維激發出來呢?針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就是對一些新的事物更加感興趣,如今隨著科學的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現代的生活中,尤其是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們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的話,會讓學生們在聽課的時候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入投入到課堂當中去,讓學生們可以更加形象并且更加生動的記憶或者理解。或者是,教師們把學生來進行分組,再選出一個小組長。因為物理這個專業本來就是比較理性的一個學科,他需要學生們更多的敏感性。如果分組的話,那么小組之間就可以相互討論,通過一個人的講解,把這些不會的問題都給討論完,再讓小組內其他的同學都更加深刻形象的了解。當教師們在批判作業的時候,多多留意學生們思維方式的變化,可能并不能把所有學生細致入微的理解方式都給挖掘出,但是可以挑選好的學生在課前進行板演。這樣,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把一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傳授到每一個人身上。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到學生們哪個知識點掌握的不全面,哪個知識點是學生們已經了解到了的,并且要多加鞏固。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的進入到學生的階級中去,教師也應該多和學生們交流思想,不斷地相互促進,細心認真地接受每個學生所提出的觀點。還可以督促學生們積累錯題,這樣的話不僅能讓學生們增加記憶和印象,并且下一次還能夠保證這道已經見過的題不會再做錯!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學習方法,學生們就一定會越來越有進步。
二、利用實驗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教學中不斷地多做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實驗,或者是學生自己在哪方面薄弱,教師就應該多多得去幫助學生們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比如說磁場這個知識點上學生理解的不是特別好,那么教師應該多做幾個關于磁場的實驗。可以拿一片磁鐵與小磁針,然后相互上下放置,看看小磁針的轉動,以及兩者之間的反應。等做完這個實驗以后,再去引導學生好好的詳細閱讀有關于磁場這一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們帶著的疑問,不斷地增強自己做這個類型題的難度,在深入地了解到有關磁場的知識。有對于磁場的興趣,然后再加以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充實,這樣通過這種辦法,學生們就能夠提高自己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學到課本里所真正對應的專業知識作業。還有如果教師們能夠把這些都合理的試驗中得以體現,學生一定會知道,在這個自己實驗的過程中大腦也一定能夠想象出所對應的知識。就例如水冰以及水蒸氣變化過程中的形態過程,還有凝固力升華這些作用現象的解釋,可能都是課本里的東西,如果只是學生生硬的記住了,但是如果引導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這種變化,再根據這種變化找尋原理,通過他們的興趣來不斷地加強對知識的運用,只要有了一定的興趣,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堅持與不斷的探索,在實驗中也能夠強化對知識的了解。相信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再加上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把這些知識通過自己的興趣來展現在自己的實踐中,這樣隨著實踐的推移,再加上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們自己的動手操作,這樣通過增強興趣,使學生們在不斷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進一步加強對物理的學習。
總結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教師們一定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改革充分的好好的利用好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避免使用陳舊的或者落后的思想或者方法讓學生們停滯不前,應該要鼓勵學生們,不斷地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思維水平或者能力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們能夠更多的把學習的知識進行遷移,不斷地提高學生們抽象思維能力。另外學生們也應該多多配合老師們的教學模式,這樣就會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更加有效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劉一森.物理教學方式的探究[D].南京:江蘇師范大學,2005.
[2]劉講林.物理課堂教學教學模式[J].新課程(上),2016,(08):200-205.
[3]張艷.如何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J].成攻之路,2016,(63):75.
[4]代欒東.高中物理教學模式[J].中學物理探究,1996,(07):11-13.
[5]趙明物.理教學模式初探[J].高中物理,200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