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加云
摘? 要:孩子們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我們需要用水洗臉刷牙、炒菜做飯、洗澡洗衣、灌溉莊稼……孩子們說,我們喜歡玩水,我們喜歡用手接水感受水從指縫留下,喜歡把水從一個容器倒到另一個容器里,喜歡在水槍里裝滿水并調皮的噴向同伴……在繪本主題《水先生的奇幻旅程》的開展中,孩子們想方設法在幼兒園閑置的游泳池里玩水,他們在嘗試、體驗、操作中,逐漸修復和更新經驗,變得陽光、智慧而富有創造力。
關鍵詞:繪本主題;游戲開展;教師指導
【中圖分類號】G 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09-02
1.把握時機,適時抓住生成主題
在大海里,水先生掀起了大大小小的浪花,大人和孩子們都很開心;水先生讓磨坊的水車轉動起來;水先生幫米歇爾船長推動大船;水先生還鉆進長長的管子來到了不同的地方,那兒的人們都需要他……這是繪本《水先生的奇幻路程》里描述的內容,令孩子們驚喜萬分。
孩子們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我們需要用水洗臉刷牙、炒菜做飯、洗澡洗衣、灌溉莊稼……孩子們說,我們喜歡玩水,我們喜歡用手接水感受水從指縫留下,喜歡把水從一個容器倒到另一個容器里,喜歡在水槍里裝滿水并調皮的噴向同伴,喜歡帶著游泳圈在游泳池里游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的內容要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身邊的事入手”。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孩子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了解,讓我們一起跟著“水先生”來一次奇幻旅程吧!
2.循序漸進,激勵幼兒持久探索
(1)討論一:什么地方適合玩水
孩子們那么喜歡玩水,那么幼兒園里什么地方適合玩水呢?孩子們說,在親子園的海球場里注滿水,我們可以在里面玩海洋球;在親子園的滑滑梯里,那里是正方形(體),里面注滿水就是水世界了;幼兒園的操場上;幼兒園的自行車道上;大班門口那里有個很大的游泳池。經過討論,孩子們發現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最后他們決定在大班門口的游泳池里進行玩水活動。
孩子們滿懷欣喜的走到那邊,結果發現:水池特別臟,里面都是泥土和樹葉,需要清潔;而且水池里根本沒有水。
觀察與分析:
孩子的行為:關于在哪里玩水,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知道幼兒園里每個場所的適宜之處,也能夠遷移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親子園變成“水上樂園”。
教師的應對:老師知道有些地方合適,有些地方不合適,但不要急切地“告知”或“阻止”幼兒,要尊重幼兒的想法,讓幼兒自由尋找,并大膽表達這些地方適合、不適合的理由。
(2)討論二:清潔游泳池需要哪些工具
孩子們準備去把幼兒園里的游泳池擦洗干凈,那么需要哪些工具呢?孩子們認為清潔水池需要掃把、拖把、毛巾、洗潔精等工具,他們把這些工具畫下來,并開始分工準備。
觀察與分析:
孩子的行為:從孩子們的交談和記錄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很有清洗的經驗,知道清潔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他們也很積極,愿意通過自己的勞動將游泳池洗干凈。而且他們對于在游泳池里玩水活動充滿期待。
教師的應對:清洗那么大的游泳池,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讓幼兒了解清潔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以及不怕困難,敢于嘗試努力將水池清洗干凈,而不是包辦代替。
(3)清洗水池現場
當工具準備齊全的時候,孩子們準備勞動啦!剛開始,孩子們看著這么大又這么臟的水池,他們心生怯意,“這里好臟啊,我的抹布都臟了!”“我不想擦了”。
天天招呼著大家趕快動手,他說:“呼叫呼叫,這里需要水,需要洗潔精”。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端水、掃地、拿拖把、分抹布,他們滿懷熱情,一邊擦還一邊跳起了勞動機器人的舞蹈。就連胖胖的包包都邊擦邊唱起了勞動歌!孩子一起鼓勁:加油,我們一定會成功的!看著臟臟的游泳池被擦得干干凈凈的,孩子們歡呼著:我們可以玩水啦!勞動的喜悅溢于言表。
觀察與分析:
孩子的行為:在清洗水池時,孩子們情緒興奮,又唱又跳,積極的參與到清理水池的工作中去,也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其中有孩子看到又大又臟的水池會退縮,但同伴之間能夠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讓清洗工作變得輕松起來。
教師的應對:教師并不需要孩子們真的能夠把水池清理干凈,但是更愿意讓孩子去體驗勞動過程的辛苦、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更愿意聽到他們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愿意看到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4)討論三:如何向游泳池里運水,需要哪些工具
好不容易將游泳池清洗干凈,現在孩子們又為如何將水池里放滿水動破腦筋。孩子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運水的方法以及需要的工具,經過討論,他們想出以下幾種辦法:
第一,運水方法。
方法一:用管子插在水龍頭上,需要管子。
方法二:先用盆或桶裝滿水,水槍在盆里吸滿水,再把水槍里的水打到游泳池里。
方法三:先用水桶接滿水,把水倒在小推車里,推著小推車往游泳池倒水。
第二,幼兒根據需要收集到的材料。
解析與應對:
孩子的行為:有運水的生活經驗,知道運水需要的工具;能夠和同伴討論、主動收集材料,但卻沒有考慮到收集到的材料是否適合。
教師的應對:從孩子們收集到的材料來看,我們能夠很快發現這些材料并不適合,但我們選擇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們去探索、去發現問題,并不斷嘗試新方法。
第三,運水。
看到孩子們的工具,我們不禁莞爾。但是運水活動還是轟轟烈烈開展了!孩子們有的拿盆接滿水顫顫巍巍的走著,有的孩子兩兩合作,用盆接水后倒進推車里,然后再推著推車把水倒進游泳池里。而水管的小朋友則用水管接了一管子水后,用手握著水管的兩頭,就這樣一水管一水管地往水池里運!當孩子們的衣服濕了、褲子濕了、鞋子濕了,水池里還不見水,他們開始抱怨、爭吵!
孩子們在第一次運水是沒有成功,于是我們組織孩子討論:“運水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他們說:“盆里的水搖搖晃晃會翻掉”、“水管里的水太少了”、“推車運水太麻煩了”。那怎么辦呢?如果給你換一次運水方式,你想怎么辦?這時候梵梵高高舉起他的小手大聲說:“老師,我的管子太短了,如果別人的管子和我的水管接起來就好了!”孩子們紛紛贊同他的想法,并主動開始連接水管!一根根短短的水管在孩子們的努力下,變成“長龍”啦!
哈哈,現在終于可以往水池里注水了,可是只要一開水,連接起來的地方就會水沖斷,怎么辦呢?孩子們很著急,他們不約而同地過去握住漏水的地方!孩子們終于可以再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肆無忌憚地盡情玩水啦!
解析與應對:
孩子的行為:
第一,在孩子們運水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桶太大,孩子拎不動;盆里的水會晃動;水管接水太少等,但孩子們沒有退縮或放棄。
第二,從獨自運水到合作運水。剛開始時,孩子們拿著自己準備的材料,一桶一桶、一盆一盆、一水管一水管,一次又一次地往水池里運水,發現把這么大的水池裝滿水是一件特別的事情,他們也發現了這個工具在運水時的弊端,他們不斷找出失敗的原因、不管修正,同時逐漸地開始選擇合作運水。
3.評價總結,有效提升主題價值
(1)在游戲中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師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
生活中有很多活動,我們成人看上去很簡單,或者可以用什么方法就可以解決。但在孩子實際操作時,成人往往會顯得焦急,總是試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獨特的學習風格,他們只有在親自嘗試、體驗、操作中,才能逐漸修復和更新,變得陽光、智慧而富有創造力。
(3)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生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隨時會產生一些問題,但由于其年齡小、經驗有限,還不能很好地獲取事件中包含的價值,因此我們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得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法做答,讓這些形成可以分享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意]奧古斯汀·特拉尼.水先生的奇幻旅程[M].海燕出版社,2015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