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西 譚海燕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汶川這個曾經遭受重大災難的地方,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關心下,在全社會的傾情支援下,依靠中國人民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廢墟之上站立起來,一個全新的汶川如花一般綻放在世人面前,讓世界為之驚嘆。在這片匯集人間大愛的土地上,可歌可泣的事跡和日新月異的巨變,為我們的創作靈感提供了源泉。
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際,201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汶川映秀鎮看望汶川人民。走進當地群眾開的飯店、茶館、和群眾一起炸酥肉、磨豆花、打酥油茶,和映秀老百姓拉家常,感受新時代汶川人民的“帶勁”生活。習總書記說“汶川是我十分牽掛的地方”;“我很牽掛汶川,十年了,看到這里的變化發展我也很欣慰?!?/p>
總書記句句樸實的話語飽含無限深情。臨走時,汶川群眾自發唱起了汶川原創音樂作品《映秀花開了》,用歌聲來告訴總書記汶川更美了,百姓幸福了。
總書記到汶川,感動著每一個汶川人??倳浀挠H切話語和汶川老百姓的喜悅、激動、幸福笑臉,讓創作的泉思在我們心中涌動。
十多年來扎根汶川,我們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熱愛著汶川人民。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書記的話語還在耳邊縈繞,創作靈感的迸發就來自于總書記的那句“汶川是我十分牽掛的地方”。 一整夜輾轉反側,靈感醞釀。凌晨,創作泉思流至筆尖,躍然紙上,一首《謝謝您的牽掛》就此誕生。“汶川謝謝您,謝謝您的牽掛……”歌詞流露著喜悅和感恩,把每一個汶川人心中真摯純樸的情感表達出來,向總書記說一聲謝謝,向黨中央說一聲謝謝,向全國人民說一聲謝謝,謝謝您的牽掛……
2008年6月27日至29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一個多月后,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汶川等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基層黨員干部、各方面救災人員和組工干部。十年過去了,總書記帶著對汶川深深的牽掛,再次來到這片土地。
《謝謝您的牽掛》就以總書記兩次來到汶川的歷史印記為主線,用簡單質樸的話語表達汶川人民的感恩之情。歌詞飽含汶川人民對美好新生活、幸福未來的期盼。在作曲中,把汶川十年的變化及對家鄉的深切熱愛之情都化作曲譜,呈現出明快積極的基調,用童聲演唱的合唱歌曲給人帶來純凈與溫暖,旋律中溶入藏羌音樂元素,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主歌部分輕快的節奏好似莎朗弦子踏歌來,副歌部分舒展優美,配以羌族山歌襯詞,婉轉動聽……純真的歌聲真情地流露,真切地抒發了汶川人民牢記總書記囑托,不忘初心奮勇向前的感恩之情。
汶川人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奮勇向前,讓愛的種子生根發芽,澆灌美麗夢想,幸福開花……
這首汶川人民獻給習總書記的原創音樂作品《謝謝您的牽掛》,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勤勞勇敢的汶川兒女,從涅槃到重生,走向豪邁、走進新時代的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更是汶川人民對黨的溫暖、總書記的牽掛,所發自內心的感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