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華
【摘要】? 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和核心方式。閱讀是知識輸入,寫作是知識輸出,二者相輔相成。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以讀促寫,以寫帶讀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新模式,也是最有效的模式。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讀寫結合 以讀促寫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096-01
核心素養視角下,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結合,通過讀寫雙管齊下,可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效果,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其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一、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相關調查顯示,目前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邏輯性,使寫出的文章詞不達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非常多的專家研究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目的是通過研究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其實,閱讀與寫作是不能分割的兩部分,學生在閱讀或寫作過程中都必須通過心理認知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搜尋相似的知識記憶,之后對記憶進行整理,以進行寫作創作。閱讀與寫作既是吸收性技能,也是生產性技能,二者需要平衡發展。
二、學生在英語閱讀與寫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對文本的講授只停留在表面,導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文本內涵,難以掌握文本中的好句、好詞,寫出的文章對通順性差,邏輯性不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閱讀量不足,僅閱讀教材的文本,沒有充足的課外閱讀作補充;對閱讀理解得不夠,閱讀形式與閱讀意義脫節,將閱讀與寫作分割開,在閱讀時只注重意義的理解,不能達成在語境中感知語言,對文本作者的立意無法正確理解;閱讀面窄,只能閱讀固定類型的文本,遇到新型文本理解困難,特別是與社會現象相關的科普文章或說明文章時無法切入進行閱讀。
2.寫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寫作存在問題是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輸入與輸出的不協調,導致閱讀輸入后消化不良。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出現內容乏味、過于模板化或中式翻譯的問題;也容易出現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形式單一,語法或句式使用簡單的問題;還容易出現文章連貫性差,書寫不規范等問題。
學生在寫作時都能清楚了解題目要求,但在表述時容易出現語言表達不準確的問題。如situation 和 condition, circumstance 和 environment四個單詞的意思非常相近,但是應用時側重點不同。Protect environment主要應用于環境保護,而circumstance主要應用于新環境的適應。學生在寫作時,對幾個單詞的應用側重點不了解,容易出現寫作問題,而且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錯誤。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批改作文,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高中英語讀寫結合對策
關于英語的讀寫結合,在閱讀階段,需要以文本為切入點,通過精讀、研讀等理解文本所蘊含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以語言運用技巧,以強化閱讀過程的輸入感,提高閱讀過程的吸收。在寫作階段,需要基于閱讀時對文本經典語句的抄寫、仿寫等,在強化對文本寫作技巧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和修正。
1.通過閱讀培養語感
語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是閱讀時通過直覺感知和判斷語言的魅力,也是通過經驗產生的一種判斷力。語感產生于學生的經驗,語感強的學生思維能力也較強。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時,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可先選擇難度小且內容豐富的材料,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培養語感。
2.通過文本分析培養寫作建構能力
學生在閱讀文本時,通常是先了解文本的邏輯關系,掌握文本的結構,分析每段的寫作手法,以掌握寫作規律,進而增強寫作邏輯,提升自己文章寫作時的建構能力。
對一篇文本進行分析主要先對上下文進行理解,以理解文本語境、結構和銜接的關系。如高考閱讀中的猜劃線詞的詞義就是考查學生對語境的理解,以提升學生語境分析及利用能力。由于英語和漢語的思維方式不同,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進行寫作布局時與中國學生的布局段落、結構、內容、主題的差異。所以教師要訓練學生對文本的分析能力,以完整理解文本,以為寫作奠定基礎。
3.通過閱讀層次訓練提升寫作表達能力
英語寫作過程中需要學生對原有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取,需要進行大量書面用語的訓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亮點進行提取,并進行有效積累,以在寫作過程中對不同單詞或句子進行應用,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以減少寫作錯誤。
如在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 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兩篇短文進行邏輯分析,理清文章的寫作內容,并對內容進行復述,以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通過閱讀的由簡單到復雜的層次訓練,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寫作技巧,同時將閱讀中的技巧應用于寫作中,以提高寫作水平。
4.通過結構講解培養學生對材料的預測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有非常多種類型的文本供學生學習,不同類型的文本的篇章結構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不同類型文本的篇章結構,以掌握不同文本的結構的基礎上掌握文章的大意,進而找到自己寫作的靈感。
總之,英語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通過閱讀,學生能獲取信息,進行知識輸入,通過寫作,可以凸顯閱讀的價值。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多積累素材,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通過閱讀提升寫作能力,通過寫作,彰顯閱讀效果,以促進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楊翠榮.以讀促寫,讀寫結合,讓高中英語教學更加高效 [J].中學生英語,2017,(14):96-97.
[2]許玲玲,夏迪.高中英語“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Unit2 An Adventure in Africa為例[J].校園英語,2017,(03):187.
[3]龐艷.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基于讀寫結合模式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探究[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