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依然保留著童真童趣,愛玩依然是天性,無疑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高課堂參與度以及提高學習效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需要教師基于課堂教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加強對趣味教學方法意義以及策略的認知,在教學中加以引導和運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教學方法
引言:小學體育雖然是選修課,在學校也沒有受到很多的重視和關注,不像語文和數學等基礎課程。但是小學體育是學生強生健體、鍛煉學生意志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趣味性的教學越來越廣泛運用于小學教學過程中,探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對于趣味性教學方法的認識
作為一種現下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趣味性教學主要是依托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學生的心理情趣為主導,最終目的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它存在著幾方面的顯著特征,課堂設置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等,為較大多數學生所能接受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創造性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趣味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取趣味性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整體教學的趣味性,積極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實現學生自主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心理和身體特征的發展都是很關鍵和重要的的一個時期,所以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對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至關重要。但是當下來說,很多學校對于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加之很多教師都是沿用傳統的體育模式和方法,學生對于體育課甚至產生了厭倦心理,沒有厭倦心理的也是將體育課當成了娛樂時間,并沒有很好地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目的。
不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設計教學模式,也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心理特征等,導致小學體育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反之,趣味性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了解體育新知識,明白增強體魄的重要意義,注重對體育文化的了解,掌握一些標準規范的體育動作等,讓學生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另一種魅力,挖掘學生的潛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從而幫助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運動習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趣味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方法和理念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下,對于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于一個身心健康、能夠在社會上獨當一面,不畏懼挑戰,有堅強意志和富有探索精神和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態度的高素質人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體育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理念,創造性的開展教學,在教學中增添趣味性教學方法,改變過去一沉不變的枯燥的教學模式,盡力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征,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得到學習和鍛煉,通過玩這個手段達到“練”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立定跳遠》這一章節課程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的跳躍姿勢和落地方法進行正確的教導,教會學生正確的跳躍姿勢和掌握一定的技巧,為今后學生的跳遠打下扎實的基礎和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是低年級小學生體育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但是如果教師一味的進行動作指導,會讓學生感覺到厭倦。教師可以采取“青蛙跳”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青蛙捉害蟲的游戲,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領悟規范的跳躍動作,同時將青蛙是益蟲,是保護莊稼的這么一個理念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趣味性的運動中自主的學習和思考,讓他們積極正面的去面對體育項目的學習,讓教師在的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依托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趣味性教學方法的選擇
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大多是比較簡單的,所以靈活運用趣味性教學也是比較簡單的,依托教學內容進行趣味方法選擇,比如可以選擇小組合作競賽、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分組,分小組進行比賽接力,同學們通過分組合作,有合作有競爭的開展體育活動,有效的將比賽和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3.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加以激勵和引導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的是一刀切,并沒有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環節和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比較少,不利于學生自主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在設計具體教學內容時,讓學生參與到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中,制定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教學環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加以指導。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高了,也發揮了其主體作用,那么學習效率就會更高,也有利于形成運動自覺。
四、結束語
小學體育教育的改革創新,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付諸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健康的體魄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校是主要的陣地,課堂是關鍵途徑,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征,靈活運用趣味教學方法,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為學生帶來更加優質的學習體驗,愛上體育,愛上鍛煉。
參考文獻:
[1].佚名.探索小學體育趣味教學——以生為本[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5):150-151.
[2].葛成林.探索中小學體育課中創新教與學的途徑[J].運動,2018(1).
[3].王森楠.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探索[J].亞太教育,2015(1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