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澤
摘 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教師只有在身臨童年語境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引導四年級學生學好漢語,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童年語境;四年級
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極具情感意識、極富想象力、極易產生靈感的學科。小學四年級的語文學習,對學生在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目標逐漸傾向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以及課外的運用。面對這一情況,為一名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改革以往的教學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家研究發現,兒童的思維逐步從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關鍵年齡在10-11歲,也就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所以,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四年級也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轉折期,是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
四年級的學生開始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會發現小時候看不懂、無法理解的一些知識,會突然很容易明白,注意力增強,語言發展水平也開始向書面語言過渡,開始有點叛逆。所以,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讓學生們處于童年的語境下進行語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重要任務,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才上四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語言表達和處理能力都處于基礎時期,詞匯量少,語法混亂,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想要描述的形象。
四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生字都是有注音的,可以讓學生自學,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或者隨著課堂教學完成。難寫的字、多音字、難讀易混的生字,就需要老師進行引導,用識字規律或者查找字典來認識和熟記生字。同時在課堂上,留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按照筆畫順序寫好字,把字寫的端正、美觀,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同時拆分字的部件和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指導之外,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鋼筆和毛筆字的練習,培養學生書寫的興趣和愛好。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適度培養學生們德抽象邏輯思維,注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詞語的內涵,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例如蘇軾的《題西林壁》,表面看這首詩的詩句,描繪的是廬山景色,其實是借廬山風景來告訴人們,認識事物要全面,要擺脫主觀成見。這就需要教師帶著學生,多讀多練,同時,為了營造純潔的語言氛圍,教師也要對自身嚴格要求,規范自己的普通話和用詞表達,引導學生學好母語,掌握規定的字詞,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樹立高尚的情操。
二、閱讀教學
閱讀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培養學生讀書能力,是學生各科學習的關鍵。
首先,要重視朗讀訓練。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課后習題要求,讓學生在早讀課,或者課前課后朗讀,在讀書中學習、思考,理解內容,增強語感,體會感情。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默讀訓練,默讀比朗讀速度快,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一目十行的基礎下還能理解文章含義。
其次,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教書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懂得閱讀的重要性,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尋找身邊的爬山虎,親身觀察,并每人準備一小段對爬山虎的描述,也可以和別的植物進行對比,爬山虎的腳究竟特別在什么地方,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爬山虎的腳要生長成這個樣子,爬山虎的腳怎么幫助爬山虎向上爬。教師給學生制造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另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
三、寫作教學
和一、二、三年級想比,四年級的內容相對更深一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學,其實是貫穿整個語文課堂的,包括每一次的上課,每篇文章的講解。
學生還沒有掌握規范的語言習慣,在寫作中難免會出現口語化,并且描述偏向形象化,會出現“流水賬”。其實沒必要強求學生將文字寫的文縐縐的,應該保留學生的童年語言個性。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積極體驗和感受生活,創作來源于生活。平時多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尤其是自己身邊真實發生的、自己親自參與的事情,鼓勵學生寫日記,記隨筆。這樣,不僅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還能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能讓學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在平時積累大量寫作素材。
教師還應該在平時的授課中,帶領學生從語言、結構、形式、內容和思想等方面解讀文章,培養學生的寫作構思、文章布局、文字表達方式。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創作,不要對寫法有要求和規范,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所感寫下來,讓學生感到寫作是傾訴,而不是任務,培養學生寫作信心。教師可以把寫的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為范文閱讀,對于寫的比較不成功的,也要盡量發現其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哪怕只是一個句子寫的好,或者一個詞用的生動,或者立意比較有新意。
總之,只要教師身臨童年語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方式,必定能帶領學生學好漢語,組織和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萬紅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整組教學設計——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為例[J].進展 ?2018.
[2]李芙艷.未來教室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