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德
一、背景分析
1、使用教材
所使用的教材為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一。
2、教學目標
1)掌握影響價格變動的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
2)識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3)理解供求、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價值規律;
4)懂得價格的不斷變動是一種必然現象,是市場發生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
5)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某些物品價格浮動的內在原因。
3、教學重點
1)識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2)理解供求、價值、價格三者之間的關系、價值規律;
4、教學難點
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之間的關系
5、教學方法
1)舉例導入法
舉例導入法是通過為學生們引入一定的例子,讓學生們根據例子來聯想這一課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們在各種概念的學習中,不至于喪失學習的興趣。比如,我在講解“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這部分的內容前,先為學生們列舉了智能手機的例子,用幾年前一部智能手機的價格對比現在一部智能手機的價格,來講解價格變動背后隱含的影響因素。
2)層層分析法
政治不只是文字教學的學科,它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性,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運用層層分析法,剖開表象分析問題,抓住表象背后的本質,從而正確的教學。層層分析法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表象的問題一層一層的剖開,同時也引導學生們一層一層的去理解記憶相關知識點,教會學生們這種思考政治問題的方法。
3)分組討論法
分組討論法是在教師為學生們大致講解了課程內容后進行的,要求學生們根據課堂講授的知識,自發的分成小組討論課堂教學內容。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認為為什么冬天的菜品價格昂貴呢?
生:冬天天氣寒冷不利于蔬菜的生長,導致冬天蔬菜產量降低。
師:對,這是蔬菜價格昂貴的原因,但用政治知識怎么解釋呢?下面我們就從政治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冬季蔬菜價格為什么這么高。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供應影響價格這一小部分內容,大家從供應量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季節變化影響蔬菜價格變化的原因。
生:冬季蔬菜受氣候、時間、地域影響,造成貨量短缺導致供不應求,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使得蔬菜價格上升。
師:大家都清楚了供應對價格造成影響,那么大家清楚因供應量而產生的買家市場和賣家市場嗎?那么現在來考慮考慮什么是買家市場什么是賣家市場?
生:物以稀為貴的現象出現后,購買者爭相購買使得賣方在市場交易中占了主動權,賣方因此而抬高價格,而買方因為自身需要接受價格的市場交易就是賣方市場;而買方市場則與之相反,買方市場中買方占有主動權,買方持錢幣趁機壓低價格的市場交易就是買方市場。
師:其實無論是價格變動還是買方市場、賣方市場,都是由供應量的變化引起。
2、電教教學,形象展現
師:前面我們知道供應量會影響價格變動,那么現在大家觀察一下大屏幕上的兩組數據,思考為什么自行車的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小轎車的價格一直下跌,但無論自行車價格如何漲轎車價格如何跌自行車的價格都不比轎車高?
生:因為自行車的功能沒有轎車功能多,而且自行車的用料也沒有小汽車的用料多。
師:這位同學說的很好。正如自行車和小汽車,我們的視頻中也給出了很多相似的例子,接下來的時間,同學們針對我們視頻中給出的自己組例子分組討論,共同探索價格與價值、供應關系之間的關系。
3、鏈接實際,引導探究
師:同學們,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會遇到有關價格這一部分內容的事例嗎?
生:會。我們每日的生活購物都會遇到有關價格的內容。
師:好。既然我們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價格”,那么哪位同學能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生活中的“價格”呢?
生:比如,我們的家長每日買菜做飯,菜的價格就隨著季節的變換有所浮動。冬天的時候蔬菜的價格就會上漲,夏天和秋天的時候蔬菜的價格就會下降一些。
師:說的很好。蔬菜的價格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上下浮動,正是因為供求關系的影響。冬天的時候蔬菜的供應比較少,但需求比較多,因此它的價格就會隨之而上漲。而夏天和秋天正是許多蔬菜收獲的季節,蔬菜的供應量有所上升,而人們對蔬菜的需求相較于冬天來說沒有太多的變化,于是蔬菜的價格相較于冬天就會下降一些。
師:除了蔬菜價格的浮動,大家還能想到一些其他例子嗎?
生:智能手機的價格近幾年也有所變化,除了其本身價值的影響,供應關系對于其價格的幅度也有很大的影響。
師:是的,我們現在基本普及的智能手機相較于幾年前的價格的確有所下降,而且本身的價值卻有所提升,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是因為現在智能手機的品牌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是很多商家在研制智能手機性能的時候,都會將各種各樣好的性能研發出來,但是價格因市場競爭的激烈就會下降些許。
師:說的很好。正如蔬菜和智能手機一樣,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存在的很多涉及價格、供求關系、價值之間關系的事物,同學們在課堂結束之后可,以自己總結一下相關的事物,來鞏固一下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三、分析歸納,升華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用創設情境的方法那學生們導入新課,再聯系生活實際中的事例來鏈接理解本課程中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能夠快速的融入到《影響價格變動》這部分的教學內容當中。
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的是供求關系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其中又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供求影響價格,第二層面是價值影響價格,而這兩種影響價格的方式都主要是通過供求關系所體現出來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們分清各個概念,濾清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案例反思
1、成功之處
1)學生們能夠基本掌握影響價格變動的兩種主要因素,即供求與價格;
2)學生們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識記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等基本內容;
3)學生們能夠初步理解供求、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了解供求與價值都能夠影響價格的浮動;
4)懂得價格的不斷變動是一種必然現象,是市場發生資源配置的必然結果;
5)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已經能夠適時的鏈接生活,并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某些物品價格浮動的內在原因。
2、不足之處
1)價值規律掌握的還不夠全面;
2)雖然每一個小的知識點學生們都有所掌握,但是還不能夠從籠統的方面去分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