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霞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政府的環境治理的情況也出現著不斷的變化的現象,政府的管理模式逐漸的向企業化方面引入。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不斷的推動各個部門的改革。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我國的公共方面的財政體系,推進財政科學化方面的管理,不斷的加強預算支出的效率。目的是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各部門要對財政預算做出有效的績效管理。
關鍵詞:績效評價;預算支出;政府工作
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在部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預算單位預算支出管理的運作方面也不斷的深化。我國在預算績效評價與預算支出管理等包含了很多的科學內涵,比如說公共經濟學,這樣可以優化財政結構,不斷的完善我國的財政監督方面的體系,可以提高政府在財政方面決策的水平。在西方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績效評價體系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并且他們的預算評價體系發展歷史悠久,實踐證明這是一項十分成功的舉措。所以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為我國提供了在這方面的有效的借鑒作用。重視目標產出等各類的改進的績效信息,采用科學的方法去評價落實,不浮于表面,認真借鑒,在預算管理改革的框架中,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等一系列的指標。在預算支出管理中加入績效評價的工具是具有很好的作用的。它能夠控制政府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收支平衡,有利于提高效率,保證公平性。并且能夠在技術上很好的讓資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最終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改善國民收入水平,增強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掌控能力。
一、我國預算制度的改革與發展情況
我國的預算制度改革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過程,他首先建立于20世紀50年代的中期,開始發展比較緩慢,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政府有關編制的預算還有了初步的發展。到了1998年,在全國財政方面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建立公共財政基本框架這樣的一個想法。他主要是對公共財政方面的一個重要的管理,一直到了21世紀才正式的進入了一個改革方面的軌道。隨后不斷地進行了發展,有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以及后來的定員定額方面的預算。由于起步較晚,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良好的管理,所以在這方面出現了種種弊病,各種問題也就不斷的展現出來,隨著部門的不斷的深入,一些層次比較深的問題逐步的顯現了出來,比如政府財政的調控能力受到了各種各樣因素的制約、科學發展的體系只有大的框架沒有建立起各個分支,尤其是在績效評價的機制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二、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統一組織領導,分級管理
各級財政部門有關于負責預算工作方面任務,要進行統一的領導,然后再對于一些重點的支出進行一定的績效評價和管理。財政部門負責總體上的規劃和對頂層方面制度的設計,然后再組織下級財政部門,對應級別的預算單位做出一定的管理工作,地方的各級財政部門負責他們自己所在的行政區域方面的管理工作,統一指揮分級作業管理,各個預算單位是本單位的主體,然后他們再分別的組織指導本單位和所屬的單位分級的進行各項預算管理工作,一來可以提高領導的效率,再次可以做好本職工作,分級管理更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積極進行試點,穩步推進
政府工作在進行時,一般都是先由試點展開。積極的進行實踐,然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要認真結合自己所在的區域以及領導的單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的進行探索,先由容易的問題出發,最后再攻克難題。首先選擇重點的有關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和有關于社會公益性比較強的一些項目,對他們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試點,積極的探索,逐步的積累經驗,在這樣的基礎上由淺入深不斷推進試點改革,積累一定經驗以后,然后再在本區域進行積極的推廣。這樣可以減少風險性,另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客觀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公平公正,在整個過程中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到運作過程公開透明,才能夠更好地增強監管能力,從而更好的推進工作的展開。在工作過程中,預算績效管理要符合本區域的真實情況,符合我們對于真實和客觀以及公正公平方面的種種要求。所做出的指標要具有科學性,一些基本的數據要具有準確性,其中的評價方法要具有合理性,最后的評價結果要積極的公開,廣泛的接受大眾的監督。
三、預算績效管理的內容
(一)績效目標管理
關于績效目標的管理方面,首先是要設定績效管理的目標。目標是整個管理過程的基礎,也是整個預算管理系統的整個前提。它包括績效的內容,各個指標以及績效評價的各種標準。預算單位在編制預算的時候,要根據國家規定的總體要求以及各個部門的部署情況,對于社會發展的規劃以及職能部門的各種需求,在這樣的總體上進行目標的設定。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注意制定的目標必須是可衡量的,具體的,并且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的。預算績效計劃要具體明確,不能模棱兩可,而是要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對于目標的審核過程也要十分的重視。財政部門要根據財政方面的規定以及國家的政策以及總體的發展情況,對所提出的目標進行一定的審核。
(二)績效評價實施
在管理的過程中,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是整個過程的核心。整個過程的實施要編制一定的方案,制定計劃選擇合適的評價工具,確定合適的評價方法以及設置評價指標。整個過程要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然后再將取得的績效與剛開始設定的績效目標進行一定的對比,如果目標沒有實現的話則要標明理由。在對比完成之后要提交績效評價的報告,然后認真分析里面所出現的問題,查找出原因,再制定提高工作效率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財政部門要對整個工作過程進行指導監督,然后對他們所提交的報告進行審核,最終給出一定的意見。
(三)績效評價的反饋和應用
反饋和應用過程也是十分的重要的。這個過程要根據績效評價的結果,然后不斷的完善績效評價的制度,提出改進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不斷的優化資源的配置,提供結果的透明度,將績效評價的結果向社會公開,積極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與指導。
四、目前對于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方面的不足。
(一)關于績效評價理論方面的知識稍有不足,是由于我國發展較晚,所以缺乏該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在績效評價實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弊病,首先是我國一直重視理論方面的知識,往往忽視了實踐所帶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不足。
(二)績效評價體系沒有建立。
一個部門如果想要正常的運作,其基本的框架是必須存在的。只有有了比較大的方向,才能夠給與一個準確的長遠的發展目標,從而在目標的引導下不斷向前逐步實現總體的目標。但是我國在績效評價體系方面,是存在嚴重的不足的,它并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且有關于該方面的制度也尚未完善。
(三)績效評價缺乏規范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范化對于任何評價工具來說都是十分的重要的,只有良好的規范秩序,才能夠為日后的工作進一步做出更好的評價與管理。缺乏規范化就等于沒有規矩,沒有規范化的引導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工作更加模糊不清,從而導致工作效率嚴重的下降。所以增強績效有關于評價的方面規范化程度是十分的重要的。
(四)評價主體出現缺位的現象。
評價主體分為很多種,有上級領導、下級下屬、同級以及外在人民群眾的評價。只有形成多方位的評價主體,才能給與該項是我更好的評價。而我們目前出現的現象就是評價主體嚴重缺位,導致過程做得很好,但是最終在評價時出現沒有人來評價的現象。上述一系列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只有把每項問題解決到實處,進一步歸納總結,才能更好的得出經驗與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政府的工作。
五、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措施
(一)依法建立健全制度
根據現有的經驗,研制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完善該類評價的方法,建立健全指標體系,將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內容與互聯網相結合,不斷推進它的發展,提供一些制度方面和技術方面的力量支撐。
(二)加強領導與合作
各級部門的領導要加強對于績效管理方面。健全組織管理,不斷的充實人員,統籌合理的規劃。設立明確的工作目標以及清晰的工作思路,最后要制定合理的措施。各個單位要按照部門的統一部署,先由試點由點到面,層層推進,深入地展開工作。各個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相互交流探討工作經驗,進行密切的配合,形成強大的合力。
(三)推進有關方面的改革。
在我國政府預算體系的方面長期存在著不足,各級政府要根據該類的不足進行一定的改革,積極的探索實驗,加強管理,使各級部門有機結合,積極地進行預算公開,接受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
(四)積極宣傳培訓。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各類新聞媒體政府的網絡平臺也展示到了人們的眼中。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到宣傳有關于預算管理方面的政策以及理念,增強意識,培育一種和諧的文化,制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加強對于管理專員的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在總體上提高預算績效方面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紀瑜,張宇蕊談談非典危機對完善我國公共財政體系的啟示時代財會,2003(10):7-9
[2]陳紀瑜,張宇蕊以政府績效評估推進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學習導報,2004(8):28-29
[3]陳紀瑜,張宇蕊.政府支出分類體系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結合形式的探討中國財政,2004(9):44-45
[4]陳紀瑜,張宇蕊政府支出分類體系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結合形式的探討,人大復印資料財政與稅務,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