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皓峰 董婕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企黨建工作,促進國有經濟的發展和壯大,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確立,國企黨建工作如何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筑和諧企業,促進生產發展,是當前國企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新建國企黨建工作的問題表現
(一)企業新建初期對黨建等重要工作的困惑
對于新建國企,企業上下面對在創業初期,對于未來發展方向,加之十九大以來的大政治背景下,往往表現得反應遲鈍,麻木不仁,茫然不知所措,特別是對出現的諸多新問題感到束手無策,有的只看到積極影響,盲目樂觀;有的夸大負面影響,一定程度上對黨的建設,黨員的教育、管理缺乏信心。
(二)組建初期易忽視黨建工作
組建初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現象。有的企業黨組織對黨的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思想認識錯位,工作目標不明確,沒有把它放到應有的位置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思想誤區;有些片面認為經濟是硬指標、黨建工作是軟任務,存在“抓業務一手硬、抓黨建一手軟”“重業務工作、輕黨務工作”兩張皮現象。一些企業黨組織不知道黨建工作具體抓什么、該怎么抓,甚至沒有年度黨建措施,即使有計劃也缺乏可操作性,落到具體工作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三)制度不健全,滯后于生產經營
多數新建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過程中,將大部分精力用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編制上,反而對黨建相關管理缺乏制度體系建設,有的黨建制度僅照搬上級單位的相關制度,沒有和實際生產經營有機結合統一,從而導致黨建制度建設無法有效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工作中。
(四)重形式,輕實效
由于過多精力都放在生產經營及重點項目建設上,導致大多數職工干部對自身以及上級下達的各項黨建工作任務存有疲于應付心態,黨建工作開展上存在“工作開展不切實際,完成上級交代的規定任務即可”的心態,甚至有時為了應對上級的一些黨建工作考核,博得上級“滿意”,出現臨時突擊或造假行為,從而黨建中付出不少人力物力精力,但成效不明顯的結果。
二、黨建工作對新建國企的現實意義
(一)黨建工作在國企中的核心主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在國有企業發展的道路上,黨組織建設創新的工作思維方式起著十分重要的引領作用,黨建工作做得好不好,是關系現代國有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二)有效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一是增強了企業凝聚力。黨建工作的扎實全面開展,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自然能較好地發揮出來,引導員工積極向上,以企為家,為推動企業發展做貢獻,使企業凝聚力大為增強。二是激發員工隊伍潛力。黨建工作的高效開展,帶動了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其潛力得以充分發揮,不甘人后、爭創一流的精神得到發揚,使得企業真正成了職工之家。三是推進了企業品牌工程。黨建工作中的支部建設,通過以提高思想認識為目的的大學習、大討論,特別是通過創新開展品牌文化主題活動、品牌工程年先進人物評選和先進事跡報道等活動,既保證了企業質量的穩定和提升,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有效推進新建國企黨建工作的舉措
(一)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的關系。歷史賦予共產黨兩項最重要的任務,一項是把經濟建設搞好,另一項是把共產黨建設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廈是靠這兩根支柱支撐的,缺一不可,如果出現一根硬、一根軟,這個大廈就要傾斜。經濟建設要搞好,因為經濟發展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條件,要圍繞經濟建設來抓黨的建設,抓好黨的建設來促進經濟建設。二是處理好發展經濟與從嚴治黨的關系。習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企落實落地,要從最基本的東西抓起,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礎制度嚴起,在打牢基礎、補齊短板下功夫,防止“沙灘流水不到頭”。要想處理好二者關系,市場經濟越發展,越要高標準建黨,這是抵制市場經濟負面效應、保持黨的先進性的迫切需要,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三是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既要建設規模宏大的黨員隊伍,更要嚴格黨紀、提高黨員素質。我黨現有八千多萬人,黨員已廣泛地分布在群眾之中,應當在擴大數量的基礎上,更注重抓好素質的提高。
(二)積極推動三個方面的結合
一是文化與黨建相結合。與硬件建設相結合,如在企業內部建設廠報、文化室等,宣傳黨組織的活動;與軟件建設相結合,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在文化價值體系等內容建設中滲透黨綱、黨的優良傳統等內容,拓寬黨建載體,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相適應。二是黨員模范作用與員工素質相結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員工面臨競爭上崗、工資福利等問題,或忙于日常事務忽略了精神上的修養,從而淡化了自身理想與信念。基于此,要將黨組織所具備的政治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進而將黨員隊伍素質提升,將黨員隊伍的優良作風輻射全員,提升員工整體綜合素養。三是組織生活與文化傳播相結合。企業文化是國企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價值觀念,在傳播文化過程中,與黨組織生活相結合,將文化融入到“三會一課”中,使黨組織生活制度化、規范化,加大企業文化傳播的力度,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并自覺利用企業文化來約束自身的行為。
(三)重視四大方面工作重點
一是完善創新黨建制度化建設。要將黨建工作納入企業章程,作為企業根本“憲法”加以貫徹實施,明確黨委在決策中的法定地位。落實黨建工作保障機制,健全黨建工作機構,充實企業黨務工作人員,有效地改善企業黨務干部隊伍結構,為黨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健全黨建工作經費預算使用制度。嚴格落實好管黨責任述職評議制度,注重各級黨組織書記定期述職,強化監督和執紀問責,嚴格落實好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強化責任工作機制,認真抓好黨組織工作制度的落實。
二是重視黨建工作激勵及考核機制,解決好黨建工作動力不強的問題。要自覺地把黨建工作與企業具體工作聯系在一起,真正樹立“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做到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目標同訂、任務同下、監控同抓、職責同查、工作同獎懲。在實行精神激勵和優先解決經濟待遇的基礎上,把抓黨建工作的成效作為干部評優、調整、提拔和解決其他政治待遇的重要依據。三是從思想認識上下工夫是關鍵。企業黨組織首先應在提高認識的前提下,把黨建延伸到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去,把提高黨組織戰斗力與具體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黨務工作滲透到業務工作中去,使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必須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始終把提高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作為做好企業黨建工作的組織保障,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企業黨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