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涵
1.積極影響
1.1 促進網絡銀行業務的發展
因為商業銀行在電子支付行業中,幾乎只有轉賬和匯款業務,并且由于買賣雙方對對方的不信任,銀行與客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等關系,很容易出現信用欺詐行為,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缺陷,其充當第三方中介,代收貨款,以銀行為依托,為買家賣家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使顧客信息安全更加全面,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支付寶用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增加,會間接增加網上銀行的用戶,促進網絡銀行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近幾年來迅猛的發展,不僅對網絡銀行業務的發展產生威脅,也會間接的給傳統商業銀行造成壓力,使其不得不將走向革新之路。
1.2 促進商業銀行與客戶關系革新
傳統電子商務中,銀行擁有的主要是B2B模式的客戶資源,對企業的信用狀況、財產狀況、資金動態等了如指掌,但對B2C和C2C模式的交易主體并沒有深入了解,尤其是C2C模式下的單個買家賣家。第三方支付出現后,銀行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對買家賣家交易的監督和記錄,對B2C和C2C模式的企業或個人的信譽狀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具有較多的客戶群,當形成關系鏈時,就會產生較大的連帶效應。雖然第三方支付機構是商業銀行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只能提供付款的功能,不能獲得用戶的相關信息,但是隨著第三方支付的不斷發展,第通過創新變革,現在可以不必借助商業銀行實現某種業務活動,僅僅用其自身建設,就能夠獲得顧客的相關情況。之前商業銀行能夠借助實體交易與門店得到眾多的顧客,但是現在由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出現了更新與變革,客戶和商業銀行間出現了第三方支付平臺,許多交易可以第三方平臺完成,破壞了商業銀行對于客戶信息的維護與管理。
1.2 消極影響
2.1 對中間業務的影響
中間業務收入尤其是支付結算收入一直是商業銀行盈利的重要來源。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斷延伸其業務領域,開展較為低價的支付業務,相比用銀行卡直接劃款,消費者容易接受這種方式,這必定使得商業銀行傳統的銀行卡網絡交易業務受到影響,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由于具有支付功能的網絡交易的中間業務收入。
第三方支付平臺既是金融產品的新興營銷渠道,又是支付中介。從收付款,轉賬匯款,機票代購到電費與保險費代繳,手機繳納話費等支付和結算服務,第三方支付都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重疊范圍不斷地擴大,影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
第三方支付平臺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客戶,雖然余額寶目前針對的是支付寶客戶那些所謂的“零用錢”,但是余額寶的收益率卻遠遠高于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甚至是定期存款將會流向余額寶,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并不單單對現有客戶資源的分流,對銀行現有的理財產品也很難形成直接明顯的威脅,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不可忽視。
2.2 對存款業務的影響
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在商業銀行開立存款賬戶,存儲其部分資金在商業銀行,但是從長遠的角度分析,銀行的存款的來源也必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例如支付寶存款,目前平均每天存放在銀行的余額在數十億內,尚未對商業銀行形成產生威脅。但是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快速發展以及機構業務的不斷拓寬,未來必定將對存款的投資功能產生威脅。支付寶以及其余額寶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顧客,網絡信息時代使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手機、電腦等互聯網工具,在線服務的及時性、多樣性及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的客戶。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為其對各種交易行為信息的記錄,逐漸為企業提供網絡平臺,未來必將對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產生威脅。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依托于支付寶平臺的貸款業務,包括信用貸款、訂單貸款,使其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向銀行傳統的信貸領域不斷拓進。
2.3 對貸款業務的影響
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國有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不可小覷,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貸款隨著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也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在第三方支付興起之初,無論是用戶直接在網上消費還是充值之后再付款,銀行網銀都是繞不開的通道。但2010年快捷支付這一產品的誕生,讓銀聯與第三方支付的關系出現逆轉。
第三方支付平臺客戶主要是中小型企業,而商業銀行信貸的主要客戶是大型企業。就我們傳統的商業銀行貸款來說,不僅需要提供擔保、質押、抵押,而且存在時間冗長、門檻高、成本高、手續繁雜等問題。基于大數據分析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網絡渠道融資和網商融資兩種方式,憑借審批程序簡單、門檻低、貸款種類多樣、還款便利,低成本等優勢,滿足了中小企業額度小、期限短的融資需求,加大了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中小企業信貸市場的份額。
2.4 對電子產品的影響
銀行對于第三方支付市場帶來的巨大商機利潤及其看重,銀行也嘗試著謀求創新更多的電子產品服務,想要運用其不同的作用,已經有部分商業銀行開始進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創新與發展。銀行直接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乃至提供綜合信息發布、網絡信貸等全面的商業延伸、增值服務,并使其成為銀行為客戶提供綜合化服務的新產品、新手段、新方式,將是銀行適應和推動電子產品發展的,創新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
此外,加深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引進高新技術手段,整合信息資源,創建完善、嚴密的風險防控體系。通過構建有效的信息披露平臺和風險信息溝通渠道,及時發現、識別交易信息中的個別異常數據,及時與客戶聯系并告知其風險,絕不可外部欺詐,需充分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同時,還 應積極尋求與保險公司的合作,適當的規避風險。當客戶因外部因素等不可控因素使資金周轉缺失時,就能夠通過簽訂的保險賠償制度得到賠償進而有效防止因客戶投訴問題產生的聲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