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齊
【摘 ? ?要】歷史一直被看作是很枯燥的學科,甚至因為它所涉及的內容很多,被認為是一門給學生壓力很大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歷史教學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枯燥的教學方式讓課堂缺乏趣味,讓學生缺乏動力。作為初中的歷史教師,我們應該趁新課改的時機,對教學進行一場改革,讓課堂的趣味性得到增強,讓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19
歷史作為初中的必修科目,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不僅是因為它所占的比分不小,還因為它對青少年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初中生要通過初中歷史的學習來掌握中華民族的歷史,銘記歷史并傳承歷史。我們不僅要銘記中華民族所受的屈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要銘記中華民族的榮耀時刻,發揚光大。這是一個中國人該做的,更是一個初中生該學習的。不過在現在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一些教師把歷史看作一門背誦型的學科,為了成績而教學,上課的時候都是把重點給學生們勾畫一下,剩下的都交給學生自己背誦了。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課堂變得越來越枯燥,學生的積極性也逐漸降低。在新時代的潮流之中,我們應該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通過增添課堂的趣味性,來提升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
一、用講解的方式取代背誦,減輕學生壓力
歷史是初中新增的學科,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歷史的背誦內容就像一座巨大的山,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和他們在小學所接受的方式是大不一樣的,所以很多自律性不強的初中生就會在這里掉下隊來。因為教師的這種教學的態度,很多學生都會進行效仿,從而就降低了對歷史的重視程度。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學生升入初三,之前落下的內容要在一年之內全部補上來,聽起來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放在初三需要學習多門學科的情況下,就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特別是對于自律性不強,學習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初中生來說,讓他們天天拿著書本背誦,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放棄對歷史的學習,轉向其他拿手的科目中去,如果這樣的話,歷史教學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作為初中的歷史教師,我們應該明白讓學生了解歷史的重要性,更應該課堂趣味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重大影響。他們是新時代的太陽,如果沒有強大的歷史文化支持,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那么如何能夠建設和諧社會呢?又如何能夠為中國做出貢獻呢?所以歷史教師應該讓學生愛上歷史,不要一味地給學生增添負擔。初中生是很喜歡聽故事的,而歷史不就是一個又一個故事聯系在一起的嗎?其實只要教師能夠把這些故事講述地更加生動一些,更加有趣一些,課堂的趣味性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更加專注的聽講,并通過記憶把這些內容刻入腦海之中。在課下回顧的時候,就沒有這么多需要背誦的內容了,只需要記住一些時間的節點等問題就足夠了。
現在的初中生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不僅要學習很多課程,還需要培養自己其他的興趣愛好。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不顧孩子的承受能力,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和興趣班。雖然說現在都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初中生的身心發育都還不完全,如果教師再給學生施加過大的壓力,很可能就激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這對學生性格形成的影響都是非常不好的。作為初中的歷史教師,我們也要為初中生的身心發育考慮。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減輕壓力,讓他們不再厭倦初中歷史的課堂。歷史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科,我們不能讓它變成死板的記憶,更不能讓它變得枯燥。所以歷史教師要用講解替代背誦,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得到放松,在教師的講解中喜歡上歷史,并主動地去了解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的能力和知識得到提升。
二、巧妙地設計課堂的問題,解放學生思維
別看歷史在高中是屬于文科的,但是它對學生的思維要求也是很高的。和理性思維不同的是,歷史它更看重學生的整體意識和大局意識,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也很高。不過在傳統模式的教育中,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得到發展。“教師說學生聽”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讓是非觀還沒明確的初中生認為,只要是和教師觀點不對的思維都是錯誤的,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被“掐滅”。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課堂才會變得非常枯燥。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課堂就會很沉悶,沒有人對教師的講解作出回應,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教師作為課堂的主人,而現代的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和學生是分開的,自古以來他們就是互相影響互相鼓勵的。面對現代的教學情況,教師更應該鼓動學生來進行互動。如果課堂上的氣氛沉悶,即使歷史教師的講解再好,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別說解放學生的思維了。在每節課上課之前,教師都會根據教學大綱來制作教學計劃,保證課堂秩序和教學進程。其實這就完全可以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切入點,以此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和教師的互動之中打開自己的思維,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歷史教師在制作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非常多的歷史故事,我們就可以先把這些故事收集并整理起來,做一些歸類和總結。然后再根據每節課的上課內容,引入這些有趣的故事,并在故事講完之后設置一些思考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分析,這樣有利于學生自己思維的發展。當然這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課前預習的那一部分,根據問題的設置和提示,讓學生自己去預習書本上的知識。而問題則會幫助學生整理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的整體意識和思維得到發展和運用,這樣學生就會自主地進行歷史的學習,在學習中又不斷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讓歷史的教學質量真正地得到提升。
三、適當使用多媒體等設備,提高學生興趣
現代最能吸引初中生的,莫過于電子產品了。由于接觸時間少,所以學生對科技都非常感興趣。作為初中的歷史教師,我們也要學會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把科技引入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等設備來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提升。例如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等都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的教學不該是古板的,而應該是根據學生的發展,靈活教學的。作為初中的歷史教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意識,通過課堂趣味性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