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彬
【摘 ?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社會和家長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眾多要求,學校和教師也在不斷地探究和摸索適應當下小學生實際情況的數學教學方法,力求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方法探究 ?創新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58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在當今的社會中,各大用人單位不僅僅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學生具有創新創造精神和意識,同時還應該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這些要求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從小學數學教學的角度來講,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來實現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因此,本文將就如何實現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來展開論述和分析。
一、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幾點要求
(一)聯系生活實際情況
小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應當通過總結生活中的數學邏輯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接受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并應用數學知識反哺生活。小學階段的數學更加注重學生的應用,其中的數學知識常常能夠在生活中得到較好地體現,因此,教師要學會將生活實際和數學課本中的知識內容相聯系,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數學一年級的課程“人民幣的認識”這一相關內容時,人民幣是所有中國人都會接觸到的,這一章節的內容很好地體現了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講授這一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識別基本的人民幣,還應當讓學生通過模擬使用人民幣的方法鞏固基本的加減法和學習進階的乘除法,幫助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
(二)明確數學教學目標
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之前應當明確新課改中對于教學目標的要求,讓自己的教學工作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開展下去,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同時,優良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除了教書以外還肩負著育人的重任,因此,其確定下來的教學目標應當將教授知識和育人教育并重,讓學生能夠在學好知識的同時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進而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時間與鐘表”這一內容時,除了教授學生認識鐘表的方法和時間換算的方法以外,還應該告訴學生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教育他們節約時間、珍惜時間,并且還要讓他們養成準時的好習慣,保證他人的時間不會因自己而浪費,進而加強了學生的時間觀念。
(三)增強學生創新創造意識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對小學生創新創造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啟蒙,小學階段的數學趣味性較濃,如果能夠讓學生深入探究,獨立思考便能夠有效地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在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適當地為他們引入一些可以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小組討論的數學情景,以問題的形式作為導入,幫助學生通過更為深入的思考加深對于問題背后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圖形與變換”這一內容時,應該通過問題的形式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提出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如何將一個長方形變換成正方形呢?這樣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發現和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和探索由眾多簡單圖形所構成的建筑和物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新課改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結合各類數學知識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
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水平各有不同,具有一定的差異,同時,小學階段的數學更注重于普及數學知識,因此每個年級所涵蓋的數學知識各有不同,因此,數學教師應當結合各類數學知識的特點和當前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在具體實施教學方案時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的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點掌握不平衡、學生數學水平差異拉大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將數學知識的特點、學生實際數學能力和學生的個人性格相結合地來展開教學工作時,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將不同的數學板塊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到有關“長度的度量”這一內容時,眾多的小學生因為尚未建立起對于十進制概念的理解,無法正確認識到各個單位之間的關系,造成學生難以理解一系列的長度單位的問題,因此數學教師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為學生們引入類比法來幫助學生理解。
(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習引導
要想使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真正地起到作用,就必須正視學生在教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數學教師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學習中的決定性作用,數學教師才能夠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來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水平。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地讓學生發揮其主人翁的作用,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究,聯合同學來合力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感,鍛煉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對于一些不愿意參與的學生要及時地勸說,讓其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其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對于在教學活動中表現不佳的學生,要通過提供思考方向等方式來幫助學生以正確的角度切入到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去,進而幫助他們在探究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學生有清楚的認識,在充分了解其實際情況的基礎下,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方式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的關聯性,讓學生能夠從熟悉的角度認識數學,進而發現數學的魅力,同時教師還應當明確數學教學目標,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能夠更加的有針對性。小學生的各個方面還在發展階段,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小就形成一定的創新創造精神,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得到全面且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曉云,徐學梅.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22):98-98.
[2]林特祥.新課改條件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8(1):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