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衡
【摘要】? 概念就像是學習的基礎,高中物理的概念教學就像是物理知識大廈的施工單位,只有夯實了基礎,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物理知識的大廈。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程標準對物理概念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筆者將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概念教學現狀為大家展示自己對于概念教學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夠給各位同仁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高中 物理 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58-01
物理概念是根據事物觀察實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科學理論,是物理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能夠了解物理知識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重視物理概念學習。自新課改實行以來,一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了加強學生對于概念學習的熱情,教師也應該適當的重視尋求規律過程,幫助學生找到物理的魅力以及加深學生對于概念的印象。
一、概念教學現狀
概念教學給學生的印象似乎總和刻板、無趣聯接,但事實上概念在物理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是學生無法掌握該方面知識,那么學生就很難達到提高。筆者結合學生的印象反思教師對于概念的教學情況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重定義輕現象
高中的物理教學任務重,很多時候教師為了貪圖便利就忽略了實驗直接告訴學生一些定義。在課堂的當下,學生都是紛紛點頭但是一遇上應用題,學生就會抓耳撓腮不知道要從哪里進行。以“點電荷”的概念為例,教師若是簡單要求學生在教科書上將點電荷的概念畫出并背誦,那么學生遇到相關選擇題簡單的可能會做對,但是若是難度稍高的,錯誤率就會大幅增加,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發生,教師可以主動利用flash做成動畫,為學生講解點電荷的形式,并告訴學生出現什么情況的時候可以證明是點電荷在起作用,做題的時候要考慮點電荷。
2.重結論輕過程
在生活過程中若是有一個人萬事都告訴你結論,那么你就會覺得生活沒了樂趣。而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若是直接告訴學生結論不僅會讓學生對于物理喪失興趣,還可能讓學生遇題不知道該如何解。其實物理試題中總是有一些試題運用結論的思考過程,若是學生只記得結論而忽視了解題思路,那么學生的分值就可以大幅下降。
3.重個體輕整體
在日常物理教學中,教師重視每一個物理概念,對于概念大講特講卻容易忽略整體。在物理試題中從來不會考察單一的知識點,總是將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一旦學生沒有大局意識,就非常容易失分。因此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更應該主動的將以前學習的概念充分利用,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鞏固之前學習的舊知識點。
4.重記憶輕應用
死記硬背對于教師來說是最簡單的教學方式,只要將課本上的知識點畫出,讓學生課前課后背誦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事實上物理的掌握情況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應用情況,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應用概念,讓學生在概念應用中深刻的記憶。
二、如何提高概念教學效率
在上文中筆者提到了四點當代概念教育的誤區,接下筆者也會對癥下藥總結一些能夠提高概念教學效率的方式:
1.轉變教學方式
以生為本不意味著教師就沒有了教育引導學生的責任,傳統的物理概念教學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讀一遍概念,念一遍PPT,講解一下試題就完成了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大幅減少課堂時間,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就像是在讀天書一般,什么都不懂。想要讓不明白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就像是想讓猴子學說話一般。因此教師應該要善于利用生活現象、試卷題型,利用現實展現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2.實踐中了解概念
以“門電路”的概念為例,教師指出教材上的門電路的概念,學生可能根本不理解所謂“基本邏輯功能”、“電子電路”、“分立元件”的意思,不懂就問的學生還好,可以幫助全班同學了解這些概念,但是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不懂裝懂。但是教師若是帶領學生上一堂門電路連接的實驗課的話,學生就會了解所謂的門電路就是有開關的電路,所謂的分立元件就是一些可以通電的小東西,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電路的結構,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東西的專業術語。
3.從現象升級到本質
物理概念中其實有很多是產自生活卻高于生活的,例如:萬有引力、磁力、電子。學生可以從現象中理解所謂的概念是什么意思,但是卻很難想象。一旦學生沒有可以寄托的物質條件,學生就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畫圖、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感同身受。以萬有引力定律為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在的地球表面,但是卻有一個吸力一直將自己往下抓。利用動畫的形式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為什么應用題中出現的月球、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會是不一致的。而電子、庫侖力之類的就更加的難以感同身受,因此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讓學生能夠了解物質的本質。
4.從個體推廣到整體
物理研究和統計學不一致的就是物理對針對單一的某個現象進行深入研究,一旦研究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物質也都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拿物理傳統故事“牛頓被蘋果砸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就是深入研究了單一物體下落才發現萬物都會被地球吸引,且這種吸引力是垂直向下的。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個體推廣到整體,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從一個點聯系到一個面,到一個框架、一個整體。當學生無法理解整體的時候,就可以取其中一個個體讓學生感同身受,再推及到整體。
總結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概念學習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物理的教學效率不夠高,教師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有第一點出現的問題,若是有的話就應該參照第二點進行修改。教師應該要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自己日常教學的重點,利用現代技術、實踐實驗等方法協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卻不能為了利用現代技術而使用,應該時刻以新課改的標準作為指導,主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東省中山市教育科研一般課題“高中學生物理概念形成探究”(課題編號D12078)的研究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陸春燕.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兩點思考[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