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技術應用型中初級人才的基地,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教學的同時,而且更要注重學生身心健康、身體素質的培養,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強健的體魄,學生才能夠在畢業后勝任不同的崗位工作。然而,從目前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中職生體育素養的提高,因此,中職體育課程必須進行改革。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
1、傳統應試觀念濃厚,缺乏對體育課程的客觀認識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下,中職學校及任課教師都認為中職生只要學好語數英這3門主要的功課以及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就行了,而把中職體育教學認為是輔助教學項目,可有可無,到了高三,甚至有一部分學校不開設體育課程,或者就算是開設了體育課程,也是被其他的高考課程老師強行“霸占”體育課來補其他高考課程。試問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體育課程的重要性怎么能夠體現出來。
2、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開展缺乏目的性
目前,在很多中職學校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只關注最后的結果,也就是體育考試成績,認為只要中職生單純的體育技能及格就行,并沒有了解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專注于教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體育技能,有基本的鍛煉達到健身效果,完成學校教學任務即可;另一部分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學會一些較難體育動作技能,認為這么難的學生們都學會了,就算體育課程合格了。這兩種教學方式都是體育教師教學目的不明確的集中表現,這樣的教學嚴重打擊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不利于中職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學生出現厭學、不愛運動的現象,讓體育教學失去它應有的教學意義。
3、傳統教學方法盛行,缺乏體育課程教學的創新性
在體育課堂上,中職體育老師過度依賴課本內容,對體育教材中的知識和技能照本宣科,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形式化教學,教學內容過于單一,課堂枯燥無味,忽略了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和中職生的參與主體性,嚴重打擊了中職生對于體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中職體育教學的發展。
4、中職生對體育認識的偏差,缺乏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中職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也是有偏差,認為體育課就是老師讓我們在教室外面玩玩球,跑跑步,做做操,學生們沒有認識到體育教學可以強身健體,可以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健康生活帶來的巨大的促進作用,從而在課堂上,對體育教師的教學不是很理解,甚至還有部分同學逃課去教室學習文化課程。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高。
二、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
1、打破傳統教學觀念,革新體育教學。
時下,我國教育主管和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對未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全面,要求“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全面發展,中職的體育教學也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教育事業的號召,革新我們的體育教學觀念,打破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從現實狀況出發,根據中職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需求等方面入手,創新我們中職體育教學方式,將體育課堂上體育理論學習與課外的體育實踐訓練相結合,讓學生能更好地學以致用,而不是只會“人云亦云,紙上談兵”。發揮學生主體的地位,體育教師不斷引導我們的中職生全面發展,尤其是在體育課堂上要不斷激發中職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幫助中職生形成一種積極的、樂觀向上的態度,在體育學習中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保證中職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統一,進而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2、明確中職體育教學的目標,開展多元化體育教學
中職體育教學目標設定上,一方面,要考慮其科學性、合理性,教學目標的設置局限于簡單的體育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基礎知識幾個傳統指標的數值,更要將心理健康、道德品質等新的指標納入體育教學目標,對中職生的學生認知、心理情感、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目標進行合理科學地細化、量化,以便對中職生更好地進行目標的評價。另一方面,要將發展中職體育教育“全民體育”納入教學目標。摒棄中職體育教學“選拔性”較強的缺點,注重培養中職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習慣,變“灌輸式”體育課教學為“養成式”體育課教學,將體育的“快樂指數”、“成功指數”、“學生主動性指數”等要素納入教學總目標,使中職學生獲得較強的體育能力,今后在自我的人生職業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形成正確的運動價值觀,最終使中職學生的人格品質、興趣愛好、心理需要、意志等方面在體育課中均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3、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要對傳統的“教師滿堂灌,學生邊上看”的教師主體,學生觀摩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模式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為主體地位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真正進入課堂,成為中職體育課的“主演”,我們中職體育教師做好“導演”即可。要大力探索任務驅動教學、微課教學、慕課教學、小組合作式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游戲式教學、導生制教學等多種新型教學法,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學習中玩,在游戲中學”,增強中職體育課的參與性、趣味性,為中職學生創造更多的“認知”到“平衡”到“順化”最后到“反思”的機會和活動內容。比如:在投籃教學中,可以通過“競技投籃”、“晉級投籃”、“高手投籃”等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比如,在體操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好微課程,放在數字化教學云平臺上,讓同學們在課外的時間先學習領悟體操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課外就能夠掌握部分技能,然后課堂上,體育教師再適當輔導,學生們很快就能夠掌握好體操技能。
4、實施多元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全面科學評價中職生
一個學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我們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也要多元化評價。比如,有些學生基本體育技能、體育指標可以達標,可是一些難度大一些的技能和指標體系暫時還不能達標,我們體育教師要通過積極輔導,提升這一部分學生的技能,如果多次還是不能提高,或者提高不明顯,我們可以采取過程考核和其他體育項目替代的方式方法考核,讓學生可以順利達標。另外,每學年,總有一部分學生要參加各類體育競技比賽,在考試考核過程中,該部分學生體育課程缺課率較高,甚至期末還在參加比賽,沒有參加考試考核,于是有一些比較保守的體育老師就給這樣的學生體育成績不達標,顯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參加體育競賽的過程折算成考核成績呢?顯然是可行的。如果一個學生體育在某一個或者多個方面不優秀的話,是不可能參加市里、乃至省里或者更高級別的體育競技的。所以,我們中職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一定要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評價我們的學生。
三、結束語
我國社會發展不僅需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修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已經開展了多年,在許多的學校和縣市也取得了不少的突破和成績,如何通過體育課程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們每一個體育教師必須思考的課題。
作者簡介:
夏校華,男,大學本科,浙江省東陽市技術學校體育專業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職體育教學。
(作者單位:浙江省東陽市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