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煥春
摘要:合唱教學是指揮與合唱,聲樂,器樂,欣賞等多學科的綜合藝術,將人聲作為歌唱的表現工具,有著獨特的優越性,能后直接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通過“六個多”能夠提高合唱團演唱水平,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音樂教學不是音樂家的教學,而是要培養人,通過音樂并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審美教育的學科,我們要通過合唱教學培養學生們對美的感知與美的理解,培養他們終身熱愛音樂。
關鍵詞:合唱 和聲 聲樂 多聽 多看 多說 多動 多想 多唱
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參加多次“國培計劃”的學習,每次培訓都會有有關合唱教學的講座,聽過講座后結合自己或聽過其他教師的課,筆者深有感觸,我們的教科書選取的歌曲有許多二聲部的演唱,多年教學聽課大多數二聲部的歌曲,許多教師巧妙的躲避開了二聲部歌唱作品,也很少有關于二聲部歌曲的演唱和訓練。究其原因會出現許多,包括學生對于音準的問題、學生對合唱不感興趣,教學的困難,學生的視唱水平低,總之會有很多很多的原因導致二聲部歌曲的教學成為音樂課上的空白。為什么?是合唱課的難度比較高,還是我們孩子的水平低,或者說是老師合唱教學的缺失,我們沒有合唱的教學就是音樂教育的失敗之處,那么如何上二聲部的作品,如何上好合唱課,今天我們就從以下幾方面來淺析合唱教學該如何進行。
一、多聽聽
合唱教學中要多聽聽,聽什么?第一多同中外優秀合唱團的作品,多聽并不是教師無所事事,而真正的目的在于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我們演唱、演奏音樂作品的目的也是為了給聽眾欣賞,所以傾聽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分析作品的各個要素,讓學生們理解作品,只有理解作品才能更好的表達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分析作品的節奏,情感等等要素是提高合唱教學必要的環節,除此之外還要多聽訓練的錄音或者視頻,原因在于把合唱作品錄音厚可以通過聽來找到演唱的問題及指揮的問題,很容發現同學們在演唱時出現的情感,速度,力度,漸強、減弱等演唱方面的問題,還可以通過視頻找出指揮在各個呼吸點及聲部轉換的提示和聲部的銜接,只有多聽才能發現合唱訓練的不足并加以糾正。提高合唱團訓練的質量。
二、多看看
合唱教學中多看看。要看什么?首先看優秀合唱團的排練視頻,這樣能夠吸取優秀樂團指揮的優點,看指揮的表現和合唱團的互動、看指揮的手勢。包括,指揮的揮拍,指揮的提示,指揮的點前加速,指揮的呼吸,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其次,要多看專業的文獻,在文獻里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有目的性的訓練也會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尤為重要的要讓學生看譜,歌曲的記譜方法有很多,簡譜,工尺譜、五線譜,在這么多的記譜方式中,重點應該放在五線譜上。雖然五線譜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講會很困難,那么為什么要用五線譜來教學?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因為五線譜成為了音樂學習通用的記譜方式。學習五線譜對掌握固定調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學習好五線譜對學生今后學習各種樂器及各類型音樂有很大的幫助。多看還能提高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三、多說說
合唱教學中要多說說,說什么?第一個要根據節奏,帶韻味的朗誦,這樣能夠幫助初學者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因為正確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礎。《樂府雜錄》中寫道:“善歌者必先調其氣”,金鐵霖教授也曾說過:“吸對是唱好的第一步,也是關鍵,它關系到歌唱者的演唱”,同時還能夠幫助同學們放松共鳴腔體,因為共鳴是在歌唱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因為聲音的大小和人的共鳴腔有很大關系,共鳴腔對了唱歌才能發出優美飽滿的聲音,否則就會干癟青澀不好聽。還能夠幫助初學者正確的咬字,吐字。這與合唱的發聲練習相輔相成。正確的朗誦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合唱同屬聲樂教學,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正確的朗誦即帶韻味的朗誦至關重要。其次,多說作品。說作品的呼吸,節奏等等音樂要素,讓學生提前知道在什么位置我們該做什么,怎么做。這樣學生才能在正確的位置做出正確的處理。還有要說的事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對于音樂作品,或是老師的錯誤,這樣提出問題我們就能及時糾正演唱時出現的問題。提高演唱的質量,才能把作品高質量的完成。
四、多動動
合唱教學中多動動,動什么?第一要動手擊拍。節奏練習很重要,因為音樂的演奏是很嚴謹的,一旦樂曲開始給了速度,整首歌曲都要按照節拍不差一絲一毫的完成作品,如果學生不能夠掌握正確的節拍,那就會導致整首樂曲的不諧和,甚至不能將作品進行下去。韻律性和舞蹈性的融合,因為歌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快樂我們就要舞蹈就要歌唱。所以,我們在演唱的時候身體不能僵硬的擺在臺上,這樣即影響觀看,也會影響到演唱的效果,解放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演唱。他們會愛上唱歌,愛上合唱。
五、多想想
合唱教學中多想想,想什么?想即思考。引導學生們在合唱之前多思考?思考整個歌曲的情感,思考歌曲的內涵,思考歌曲的演唱方式,思考歌曲的律動,把歌曲的內涵及外在表現全部思考好,在開始訓練。教師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演唱的音準,音色,通過氣息、發聲練習提高學生歌唱的音準和音色,思考自己的短板與不足,應該如何去彌補,,通過正確的方式去練習彌補自己不足,才會提升自己演唱水平,教師才能提升自己的指揮水平,還要思考如何伴奏,伴奏中的和聲如何配伍,伴奏的織體如何運用,才能讓整個伴奏和歌曲在一個意境中,體現出樂曲的風格最重要。
六、多唱唱
合唱肯定是要唱的。培養學生在課堂上,養成練聲的習慣,多唱音階,多唱音程,多唱作品的華彩部分,不僅僅要長聲部作品,更要多唱多聲部作品,嘗試學習無伴奏合唱。敢于挑戰自己,通過優秀作品的演唱,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
以上是我對合唱教學的一點看法,通過“六個多”能夠提高合唱團演唱水平,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音樂教學不是音樂家的教學,而是要培養人,通過音樂并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審美教育的學科,我們要通過合唱教學培養學生們對美的感知與美的理解,培養他們終身熱愛音樂,總之合唱教學在我們的音樂課上應該占據重要位置,音樂教師的合唱教學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錢國安.合唱指揮與合唱訓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楊鴻年著.童聲合唱訓練[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4] 張旦丹.童聲合唱有利于中學生心理健康[J].江西教育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