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香
摘 要:體育活動是大班幼兒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幼兒的體能素質,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中具有積極作用,在開展當前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能夠通過細化教學目標、開展游戲活動,以及引導幼兒反思等形式,促進體育活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體育活動;目標;游戲;反思
高效課堂強調的是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指教師在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果能夠達到最優化的情況,在目前幼兒體育活動的教學中,教師進行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不僅能夠讓幼兒提高對基礎體育動作技巧的認知效果,也能夠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發展,讓幼兒感受體育課堂的魅力,從而更自主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那么在實際開展體育活動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呢?
一、細化目標,做好指導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開端,教學目標中的內容也指向課堂中幼兒將會發生的某種變化,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教學中開展體育活動,為了實現體育活動的有效教學,教師也應當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設計,做好課前的導向工作,讓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和教學策略的設計時,能夠有所依據,從而在落實教學目標要求時,實現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跳繩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幼兒的體育運動能力,以及跳繩運動的教學內容,進行如下教學目標的設計:(1)讓幼兒初步掌握向前甩繩、雙腳并攏向上跳繩的方法;(2)引導幼兒在進行跳繩練習的過程中,形成不怕失敗、不斷努力的堅韌品質等。顯然,在上述教學目標中不僅對幼兒的基礎跳繩運動掌握能力做出了要求,也指明了幼兒在學習跳繩運動時,應當形成的品質,使幼兒在該目標的指導下能夠實現方方面面的提升,從而提高跳繩運動的教學效果。
顯而易見,在對幼兒進行體育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細化的形式,做好課前的指導工作,讓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習中,實現綜合成長。
二、開展游戲,調動興趣
游戲是提高幼兒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從實際體育活動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體育活動的教學形式與幼兒的興趣相一致時,幼兒也會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體育運動的訓練中,促進自身身體素質的發展;而當體育活動的教學形式相對單一、無趣時,幼兒也會表現出消極的學習態度,更不要說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完成體育訓練了。因此,為了實現高效體育活動的形成,教師應當基于體育活動的特點,適當地引入游戲教學,從而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下肢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單腿跳”的游戲活動,強化幼兒下肢的力量。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以手拉手的形式圍成一個大圈,讓幼兒面對圓心站立。隨后,教師在圓心處插上一根旗幟。當教師吹響口哨后,幼兒以單腿跳的形式向圓心出發,對于最先達到圓心并拔出旗子的幼兒,獲得本次游戲活動的勝利。緊接著,教師讓幼兒返回出發點,換腿參與游戲,使幼兒在重復參與游戲活動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下肢力量。最后,教師再對獲得勝利的幼兒給予獎勵,滿足幼兒的成就感。
不難看出,在引導幼兒進行體育訓練中,教師設計恰當的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在自主參與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習的效果。
三、引導反思,深化理解
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傳統形式下,教師一般將幼兒作為評價的客體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結合教師的言語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從而促進自身的改進。而為了實現高效體育活動的構建,教師應當將幼兒也置于評價的主體地位,使幼兒獲得來自教師、同伴和自身的多方面意見,從而更加全面、綜合地認知到自己在體育活動學習中的表現,結合多元意見反思自己的行為,逐步深化對體育活動的理解。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短跑活動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先對幼兒的課堂表現,以及幼兒的短跑運動學習態度等進行評價,讓幼兒可以從教師的專業評價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基于教師的意見不斷優化改進,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隨后,教師組織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組內成員的互評,使幼兒可以從同伴的評語中,更加直觀地認識自己在短跑運動中的表現,并結合同伴的期待性評價,提高自身的練習效果;最后,教師再讓幼兒結合教師的意見和同伴的評價等,進行自我反思,深化自己對短跑運動的認識,從而逐步提高短跑活動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細化、引入游戲教學,以及引導幼兒進行反思等,都能夠促進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習,提高體育活動的教學效果,但是,真正發揮這些教學活動的價值卻不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在之后的體育活動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弱化自身的存在,依據幼兒的興趣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從而提高幼兒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逐步提高體育活動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利芳,宋彩珍.幼兒園體育游戲組織中現存問題及對策[J].青少年體育,2017(12):36-37+80.
[2]張會芳.在體育活動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J].寧夏教育,2017(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