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
摘要:小學教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點,是整個語文學科教學的基礎,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更是當前基礎教育重點,因為農村小學的學生占基礎教育人數的大部分。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弘揚、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已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學校教育中實施學生主體教育的關鍵在教師,課堂教學是學生主體發展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學生主體發展的重點應放在課堂上。只有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學生主體發展才能有扎實的基點和豐富的內涵。因此,在小學教育中,首要任務是建設一支有利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師隊伍,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學生行為中經常性、穩定性的活動方式。習慣是人們心理內部的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發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人受益終身。因此,教學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糾正學習活動中的不良習慣,這是掌握學習方法,培養思維品質的前提。
二、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方法有多種,在選用教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其一,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每一種教法可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但對另一些問題可能無效。而且,單一的教法會遏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二,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對象、特點、目的要求,而選擇適宜的教法。其三,教學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綜合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宜采用靈活多樣方法。
三、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做到資源整合
在“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很多的農村小學都配置了儀器、圖書和遠程教育設備。但在農村小學中,這些成了一種擺設。圖書室的書積滿了灰塵,儀器配了好幾年還不認識,更談不上那是干什么用的。遠程教育設備不知道怎樣接收和管理,至于利用就無從談起了。其實這些資源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比如指導學生去圖書室借閱圖書,讓學生到遠程教育室觀看課件等。如果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是有所幫助的。
四、要創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
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給讀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創設自主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強烈的學習責任感,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1.應創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給自學的程序與方法。
其次,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樂學。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并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2.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愿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愿學、樂學。
五、要讓學生參與教學,關注參與過程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優化教學過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參與的內涵十分豐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要做到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發現,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全過程。但教師教學過程中“引”要得當,“讓”要得法,參與要多樣化,如質疑問難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反映,是學生思維參與的標志。學生能提出問題,哪怕千奇百怪、荒誕離奇,只要學生積極參與了思維活動,教師就要悉心引導,讓學生思維的火花最終成為知識學習和創新的火種。
六、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加強語文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現有師資,要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這部分師資力量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可以加大對語文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力度,提高語文教師素質,培訓的內容應包括:第一,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讓教師熟練掌握語文如何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他的最大功效。第二,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城市中語文教學的優秀成果,發展教師的創造性。第三,文化素養。語文教學不僅包括天文地理各科之間的滲透,還包括與英語、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間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
七、優化課堂教學、改革評價體系
1.精彩的教學設計。認真學習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基本模式和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精心設計內容,只有精彩的教學設計,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和技能。
2.學習掌握扎實課堂的教學基本技能。良好的扎實的教學基本技能,是新時代對教師的必須要求。從教學語言到教態變化以及板書設計等都是教師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隨著現代媒體的發展,板書板畫更加豐富多彩,如何運用板書,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學習的一種技能。
3.改革考試和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全面測查聽說讀寫能力的考試和對教師、學生的多元化評價模式??傊?,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因而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必須盡快改變,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全體教師尤其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此共同努力。真正樹立終身教育觀,讓教育成為喚醒心靈的快樂,讓學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