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獨生子女教育特別是幼兒期的獨生子女教育正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于家庭和社會中獨生子女的特殊性,他們往往受到寵溺,并且經過兩代或三代人的特殊照顧。因此,許多小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嫉妒心強、膽小、孤僻、自私的性格,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淡漠。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項艱巨的工作,我們必須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借助各種方法、途徑循序漸進地進行。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幫助幼兒學會合作、樂于合作,從而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為此,教師需要探討如何將合作意識滲透到各種游戲,如“一起玩”、“協作”等游戲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合作教育側重于兒童的終身發展,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兒童的基石有助于進入社會、融入社會。
關鍵詞:合作能力;游戲;幼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應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一一促進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幼兒需要學會與他人合作,融入集體,運用集體力量和智慧來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因此,應當充分利用幼兒園環境,幫助幼兒培養正確的合作意識,掌握合理的合作方式。
一、創設合作游戲的氛圍
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游戲氛圍是要靠環境營造出來的,應與環境融合在一起。游戲環境的創設應讓幼兒成為主人,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自由發言。我們通過師生共同商量、討論,烘托了游戲的氣氛。
幼兒的很多能力還不完善,在游戲合作的環節往往意識不到需要尋找其他伙伴幫助完成。這時,教師需要具有一雙觀察與發現的眼睛,積極想辦法營造合作的機會,這是幼兒安吉游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重點。在安吉游戲過程中,許多游戲需要兩人或小組一起參與才更精彩,這就使得幼兒無意中學會了與人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樂趣。在這種愉快的活動中,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兒教師要樹立讓幼兒從從半獨立再到獨立的意識,一步步指導幼兒意識到合作的好處,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與協作,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這樣,幼兒在與其他伙伴合作的前提下,一起動手、動腦解決遇到的問題,使游戲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
例如:在各種形狀、尺寸的木塊以及竹梯都有集中堆放的區域。游戲開始后,孩子會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地取出材料,擺放組合成專門的道路和橋梁,因此,他們看似先在共同完成一個大型搭建“工程”。隨后,孩子們搭建的成果就成了運動的空間,一個挨一個過橋、通過障礙,有時,為了順利通過,還要相互打打氣、幫扶一把。如果有一段道路“損壞”,他們還得隨時修整一下,保證道路暢通。從孩子取放材料、搭建和運動狀態來看,不單反映出情緒的愉悅,更加反映能力的嫻熟。
二、引導家園合作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應當取得家長的理解與合作,讓家長理解游戲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意義。每個月應當舉行安吉游戲家園活動,活動形式游走多樣,尤其是親子游戲多以合作游戲為主。家長在與幼兒游戲中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就需要親子合作來解決問題。例如,在游戲“保護家園”中,家長必須在分到的小組中和同伴結成同盟,阻擋“敵人”的偷襲,而孩子們必須在不斷地傳遞、運輸中完成積木的堆積,從而讓家長感受到游戲帶給孩子合作能力的樂趣,讓他們明白每一個合作游戲,都需要自己對游戲進行分類、排序、判斷、推理等多種復雜的智力活動。游戲就是孩子自發的運動。正是所提供的材料易組合、易變化、有挑戰,激發了孩子的樂趣,讓孩子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蠃,共同享受游戲的樂趣。
三、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對幼兒游戲的指導要適宜,要給孩子提供合理的幫助,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有效促進自身富有個性的發展。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幼兒往往能玩得更有興致。在游戲中,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應以平等的身份當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教師的童心會使幼兒備親切、自然,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有助于教師及時施加影響,協調游戲者之間的各種關系。教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參與的目的,要把握好時機與分寸,以不干預幼兒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游戲的內容大多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有關。在游戲時,幼兒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細心地觀察,及時給予幫助,促使游戲順利進行,滿足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幼兒合作能力是一種品德培養,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激發幼兒合作興趣,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指導幼兒掌握合作的技巧,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團結合作的交往能力。要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可以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做一個有心人為孩子創設各種交往環境,并進行悉心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結出累累碩果。我國著名的幼教專家陳鶴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第四條中指出,要做一個現代中國人,就必須學會合作。事實上,合作又是人類在進行人際交往、參與社會活動時表現的一種行為技能。合作能力的學習在幼兒時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會合作,學會主動尋求合作,能夠幫助幼兒在同齡兒童的交往中找出自己的行為方式,建立歸屬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為孩子終身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