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容
漢語拼音是兒童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是幫助孩子認識漢字的基礎。可是漢語拼音很抽象,很復雜,拼音教學又枯燥無味,很不適應兒童的心理特點。而“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要讓他們很好地掌握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多下功夫,運用多種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 編故事
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時,可以給孩子們編故事:一個星期天,i、u、ü三個小朋友約好到公園去玩。(拿出卡片i、u、ü)由于他們年紀太小,路又不熟悉,怎么辦呢?于是,聰明的i、u、ü就去請爸爸媽媽來帶路。大y媽媽對小i說:“小i,我?guī)闳ィ 保▽卡片放在i前)于是大y媽媽帶著小i走向了樂園,兩人走在一起,變成了音節(jié)yi。大w爸爸也帶著小u走向了樂園,(將w卡片放在u前面)他們走在一起,變成了音節(jié)wu。小ü呢?爸爸媽媽不在家,沒人帶,急得大哭起來。大y媽媽聽見了,連忙跑過來對小ü說:“小ü小ü別哭了,阿姨帶你去,但是你必須把兩滴眼淚擦掉。”小ü破涕為笑,擦掉了兩滴眼淚,高興地跟著大y走了。(將y卡片放ü在前面,把ü上的兩點擦掉)他們倆走在一起,變成了音節(jié)yu。這樣通過講故事,使音節(jié)的教學生動形象,降低了學習難度。
2 編兒歌
根據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學齡前孩子特別喜歡一些順口的兒歌。若把它與記字形聯(lián)系起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學拼音時,可引導孩子們多讀一讀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如聽廣播bbb,爬山坡ppp,兩個門洞mmm,一根拐棍fff,小鼓敲響ddd,傘柄朝上ttt,一個門洞nnn,一根小棍lll,小鴿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母雞jjj,7個氣球qqq,切西瓜xxx,像個2字zzz,半個圓圈ccc,半個8字sss,如區(qū)分b和d時,“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左拇指朝上bbb,右拇指朝上ddd;正6bbb,反6ddd”等等。多讀兒歌,這樣不僅讓孩子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讓孩子在形象化的基礎上記住了字形,使語言蹦跳著青春的活力。
3 念順口溜
順口溜是簡短上口的句子,它可以使枯燥無味的拼音字母趣味化。學習拼音的四聲時,我和孩子們一起念順口溜,來弄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特點。如: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如教學j、q、x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省略的規(guī)則時,除了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外,還通過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如,“小ü見到j、q、x,脫帽行個禮,去掉兩點還讀ü。”“小ü見到j、q、x,擦干眼淚笑嘻嘻。”在教學復韻母的標調規(guī)則時,“有a就在a上戴,a不在就找o、e戴,i、u在一起,誰在后面誰就戴。”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調動了孩子們求知的感官,激活了孩子們求知的胃口。
4 猜謎語
謎語是一種把事物的本體巧妙地隱藏起來做謎底,用與它相關的喻體做謎面,讓人從謎面猜謎底的語言文字游戲。學生喜愛比較淺顯形象的謎語。學習“yue”這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先讓孩子們猜一猜,“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有時掛在天空,有時掛在樹梢。”學習ying這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我先讓孩子們猜一猜,“家住青山頂,身披破蓑衣,常在天上游,愛吃兔和雞”。當學生猜出謎底時,再引出音節(jié),這樣不僅增加學習活動的趣味性,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
5 做游戲
摘果子的游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活動中獲得知識經驗,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如為鞏固拼音成果,培養(yǎng)學生認讀拼音,拼音組詞、組句的能力,教師將每個果子上貼上一個音節(jié),學生可以自己選一個會讀的,讀對了,舉起來,大家一起讀,然后再說一個詞語,說一個相關的句子。說對了,就可以把果子帶回家。不對的,可以再找其他孩子說。
6 做表演
表演活動形象直觀、生動有趣,能夠幫助學生在看看玩玩中獲得知識,形成記憶。如學習jqx和ü相拼的規(guī)則時,讓幾個孩子戴著標有jqxü的頭飾表演,ü看到jqx就主動走過去,去掉帽子,然后大家一起念順口溜:“小ü見到jqx,摘掉墨鏡行個禮。”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記住jqx與ü的相拼規(guī)則。
7 變魔術
一年級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特點,教師組織他們玩一些簡單易學的小魔術,能夠增強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如:bpdq幾個聲母的字形相近,一些學生容易弄混。教師讓學生準備一個半圓環(huán)和一根小棒,在課堂上“變魔術”:把小圓環(huán)擺放在小棒的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左上方。分別變成這四個聲母,讓他們在變變認認,讀讀記記中分清四個聲母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8 做手指操
每學完一課拼音后,引導孩子們用手指來比劃學過的字母,在手指活動中記住字母的形狀。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彎就成o。松開一點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兩個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右拇指朝上其余四指握緊就成了b,倒過來就成了q,左拇指朝上,其余四指緊握就成了b,倒過來就成了p等等。可以同桌配合,一個做手型,一個發(fā)音,玩得愉快,練得高興,這樣做,同學們既動眼、動口、動腦、動手,又發(fā)展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9 多聯(lián)系生活
根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音節(jié)的編排特點,為了增加學生拼讀興趣和效果,要調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jié),拼讀難點。再以此分別推出音節(jié)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合生活實際分別說一說,每一聲可以說出哪些有關的詞語,也可以說一句話。從學生最熟悉的口語入手;從學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從學生使用的學習文具入手;從學生最樂于做的事情入手。為學生營造喜聞樂見的拼音音節(jié)氛圍,使他們愛學樂學。
10 多賞識、多激勵
在教學中,我們要多表揚、激勵孩子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興趣持續(xù)時間不長,對于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但要使他們的注意力長時間保持下來卻相當困難,除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老師所給他們的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漢語拼音雖然難學,但是只要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情況下,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植入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那么孩子們掌握好漢語拼音這個學習工具必將事半功倍,也必將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探究當前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王冬美 基礎教育論壇,201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