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茹
【摘要】 ?帆借助風的力量使船前進,并調整前進的方向。在閱讀教學中,以講為船,一方面是教師以講授作為引導,作為學生的啟發點,另一方面是學生講,促進學生獨立自主思考,促使學生思維轉換,提升學生表達能力。而練,就是有目的,針對性進行練,讓學生達到知識的殿堂。在此基礎上,本文從講和練兩個方向出發,提出有關講練結合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的策略,旨在此層面上展開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 ?講練結合 高中語文 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89-01
有人指出“科學閱讀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閱讀不能簡單機械地重復,而必須帶著良好的理解來閱讀。閱讀的效果取決于理解,而不是閱讀的次數。”由此也就啟發教師要從質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講究方法滲透,重視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此,也更加凸顯國務院審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相關理念。講練結合的方法,從方法、習慣培養著手,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實踐,具有實際的意義。
一、癥結分析
1.片面性教學
講,從教師的角度,是將啟發點、方向標、方法和學生分享,讓學生閱讀更加科學化,并提高效率,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講,是學生思維發散的一種形式,從閱讀中獲得真知,以及個人獨特哲思,同時在講之后進行練,是思維轉換的過程,也就更加水到渠成。但在實際教學中,要么是教師講為主,要么是學生練為主,太過片面性,學生閱讀效果不盡如人意,閱讀依舊是大部分學生老大難的問題。
其次,忽略了講、練的密切關系,兩個教學場景被分割開來,從而講的方法與技巧,學生很難轉化成自身的閱讀方法與技巧,當面對相類似的閱讀場景,學生缺乏正向遷移的能力,因而茫然無從下手,如此,十分不利于發展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2.實際需要
隨著新課標理念的傳播開來,《綱要》的出臺,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動學習”、“學以致用”、“語文素養”、“學習能力”等具有科學性意義詞反復出現,給教師的教學指出了方向,豐富了內容。而這些詞的內涵需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實踐才能凸顯意義,講練結合是做出具體實踐活動的一種體現。
二、教學實踐
(一)講練結合在詩歌閱讀中應用,讓學生緊抓鑒賞的方法
1.教師講,學生練
教師講主要講鑒賞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地性地去學習詩歌,而不是單純地朗讀詩歌;講典例,給學生啟發,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促進知識與技能正向遷移,在對比與辨析掌握不同詩歌的形式與思想內涵。高中階段,詩歌內容占了較大的比例,講練結合,注重豐富學生詩歌朗誦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理性的鑒賞能力。
2.學生講,學生練
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講,也充分體現了和諧、民主、開放性的課堂。釋放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哲思。我們在課堂中,可以積極主動分享對詩歌的個人哲思,給學生啟發,活躍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的質疑,講自己的哲思,講自己的學習方法,讓產生同感的學生去練,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將進酒》這篇詩歌,學生在結合經濟學知識,總結出一個規律:經濟基礎是生活的保障,可見當時李白屬于經濟富裕的環境中。有學生甚至直接概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從詩歌當中尋找其他學科原理的知識,讓學生練,去舉對應的例子。學生能夠找到充分的論據,是學生將綜合整合知識的過程,學生知識得到內化,促進輸出。
(二)講練結合在議論文,散文閱讀中應用,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個點,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教學中應該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講練結合,讓學生分析閱讀的結構,并將這種方法,遷移到寫作當中。《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其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議論文結構十分清晰,在講課之后,一方面可以選擇類似的課外閱讀,讓學生練,分析論文的結構,并找出異同點,在練習中真正摘取學習的果實。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單純進行寫作思維框架訓練,給出幾個議論文選題,讓學生設計好框架,鞏固議論文閱讀的知識,也訓練學生寫作思維。
講一些特別閱讀小技巧,恰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促練,促學生知識與技能遷移。《荷塘月色》是一篇唯美的散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許多靈感:對于散文,其詩一般的語言,篇章沒有說情,卻到處都是情。在學習前,我跟學生講旁批閱讀法,其包含了:旁批、行批、眉批三種形式,并在閱讀中講具體的例子,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接著,即學即用,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時間中,試著對該篇閱讀進行批注,記錄自己對課文的哲思,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在此之后,要求學生在閱讀預習中,在課外閱讀中都用這樣的方法進行閱讀,學生有時細細遣詞造句,散發著聰慧,不知不覺中,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提升,因而這種能力在寫作中也充分得到了展示。有方法指導,在多輪重復練習下,學生養成的不僅僅是動筆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養成了思考的良好習慣。
講練結合的閱讀教學,滲透了方法和啟發點,促進讓學生閱讀更有方法,提高效率,讓學生的閱讀活動更加具有意義。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還極具個體之思,展示學生智慧。學生閱讀,讀進去了,領悟了思想感情,自然與生活實際搭建起橋梁,對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以及對學生人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2] 吳曉湖.以講為船,把練當帆——講練結合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昭通學院學報》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