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將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核心素養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語文素養包含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初中階段,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二者不僅是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奠定學生今后語文學科學習、發展水平的基石。名著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的重要課題。將優秀名著的閱讀與學生寫作實踐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當前語文教師優化課程教學、構建現代課堂的重要手段,為此,本文以《駱駝祥子》為參照名著,就名著閱讀對寫作教學的促進意義、教學現狀、實踐策略等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關鍵詞】 ?名著閱讀 寫作教學 文本解構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87-02
前言
寫作是人類表達自我、溝通交流、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不僅有助于文化傳承與發展,也是現代社會與企業所需的綜合性人才的必備素養,在語文學科中占據重要地位。只有拓展教學手段,從優秀名著入手挖掘更多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才能幫助學生走出傳統作文的藩籬,提升寫作素養與語文學科綜合能力。
1.在初中名著教學中展開寫作教學的研究價值
傳統閱讀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教學主要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而新課程改革對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教學條塊相互銜接,要以讀促寫,讓多種學習內容相輔相成,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水平。閱讀與寫作應當是融合發展的,在初中名著教學中導入寫作教學,有助于實踐教學框架的構建,二者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操作性,名著更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優秀范本,可以說,閱讀一本名著,遠遠勝過快餐文化與網絡文學內容,名著教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沖突、細節描寫技巧無疑具有極高的指導性,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閱讀到理解、理解到思考、思考到學習、學習到實踐的轉化,養成科學的寫作習慣,用良好的寫作態度、專業的寫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進而實現語文素養的真正提局。
2.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現狀
名著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受傳統應試教學影響,名著閱讀教學由于在考試中所占分值較低,導致教師對其缺乏重視,同時,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課業壓力,在有限的語文課堂時間內,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深入開展名著閱讀缺乏積極性,對于名著閱讀仍然沿襲單一教學模式,按照介紹作者、內容簡介、背景分析、情節講解等固定套路展開閱讀教學,學生被動跟隨教師的腳步,對于名著內容難以產生個性化的見解。流于表面的教學過程也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名著的文學魅力與深刻內涵,更難將其化為己用,為作文增添光彩。另一方面,名著閱讀教學對于教師的文學素養要求較高,需要教師不僅閱讀初中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給出的名著,更要積深厚的名著素養,在持續性的閱讀中感受名著的精妙之處,自然難以為學生帶來高效的閱讀學習體驗,更遑論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3.初中寫作教學現狀及問題
3.1教師未能形成科學的寫作教學思維
寫作是學生表達自我思維力與創造力的重要途徑,歷來深受教育界重視,但受傳統應試教育環境影響,部分教師對于寫作教學的認識仍然局限于對學生作文成績的提升上,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乃至綜合素養缺乏重視,學生長久以來被動跟隨教師的腳步,以教師的教導為寫作的最終方向,以教師評價為自身能力的唯一標準,而教師長期處于作文教學的主導者位置,未能認識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僅僅按照教學大綱給出的每學期作文數量展開教學,未能將學生能力培養放在第一位,尤其忽略了對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
3.2寫作教學缺乏系統性
寫作教學沒有固定的教材,教師的引導起到直接的作用,但部分教師的教學建立在自身教學經驗之上,對于寫作教學缺乏規劃,往往給出學生選題后,任學生自由發揮,再給出統一的評價,未能系統地教導學生展開多文體教學,也難以挖掘學生的個性思維,作文命題隨心所欲,學生僅僅完成了學習任務,但并未從寫作中取得明顯的進步,導致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甚至用固定的寫作手段應付教師。散漫的教學方式、籠統的寫作方向,都會降低寫作教學的規劃性,影響教學成效。
3.3未能與名著提供的豐富素材相銜接
初中生生活體驗有限,在寫作時經常遇到素材缺乏的問題,初中選讀的名著其實是最好的積累素材的范本,但教師往往忽視了名著的重要性,未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與積累習慣,學生也受到外部環境、尤其是網絡環境影響,課外閱讀時間不足,這就導致寫作過程中缺少具有深度的素材,積累到的素材都過于表面,寫作缺乏深度。
4.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駱駝祥子》為例
4.1從《駱駝祥子》人物塑造中學習寫作技巧
經典的人物是小說的根基,人物塑造成功了,故事也就立起來了,而塑造人物離不開對人物的肖像、語言、行為、心理等的描寫,在多種描寫的交叉中,讀者能夠逐漸構建出一個完整、真實的人物形象,讀者能夠感受到人物獨特的人格魅力,由此展開的生活經歷描寫、情節轉變也就更加真實可信。《駱駝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劉四爺、小福子等的塑造十分成功,尤其是主人公祥子,作為一名貧苦出身的人力車夫,祥子的理想只是“有一輛車”,“買車”是他不容撼動的人生目標。故事開始就描寫了祥子的好體格與好品德,祥子身體健壯,沒有惡習,塑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貧苦年青人形象。然而殘酷的社會現實剝奪了他的夢想,在三次得到、三次失去洋車的過程中,祥子的抗爭最終失敗,他變成了沒有理想與尊嚴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洋車”是人物塑造的關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洋車的得到與失去為線索,分析祥子行為轉變、心理變化的原因,讓學生認識到寫作過程中對于人物形象的描寫應當結合人物行為與性格、神態,針對某一事件中人物的轉變,更好的闡述所描寫形象的思想情感與品質取向,進而側面表現寫作者的態度。同時,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模仿與學習《駱駝祥子》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意象,為人物設置獨特的性格,進而提升文章的真實性與趣味性。
4.2從《駱駝祥子》矛盾沖突中學習寫作技巧
矛盾沖突可能是不同人或事物看待問題持有的不同角度和觀點,也可能是思想觀念的碰撞,在作文中加入對矛盾沖突的描寫,有助于寫作的真實化,讓寫作更加貼近生活,引起閱讀者情感上的共鳴。名著中的矛盾沖突內容展現的是跌宕起伏的人物生活、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遷等,其中的矛盾是情節推展的要素,更是打開名著閱讀的一個重要角度,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具有關鍵性。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是為了“從車夫的內心觀察到地獄”,而祥子的人生“地獄”是從矛盾沖突中揭示的。洋車是祥子的生命意義,但他的愿望與現實存在強烈的矛盾沖突,他的拼命努力在這個社會中是難以持續的,體現出他悲劇命運的本質其實是無情的世道。另一重更細膩的沖突來自人物與人物的交流碰撞,劉四爺與祥子既是主仆、又是翁婿,劉四爺一邊將祥子作為“下賤胚”,一邊只能被動接受女兒纏住他的事實,虎妞迷戀祥子的年輕健美,但只是想將他控制在鼓掌中,婚后虎妞的喜悅與祥子的木然形成鮮明的對比,故事結尾部分,祥子最后的稻草小福子自縊身亡,祥子終于在接連不斷的“重燃希望——慘遭打擊”中變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由此展開人物刻畫的指導,為了豐滿人物形象,應當避免人物描寫的臉譜化,將敘事沖突作為寫作的引線,構建起承轉合的敘事框架,才能增加敘事的內涵,讓描寫變得真實可信。
4.3從《駱駝祥子》細節描寫中學習寫作技巧
細節描寫是讓寫作更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寫作中的人物形象與情節變換是故事的框架,而細節則是填充框架的個性化內容。生動的描繪景物、場面或人物,有助于構建獨特的氛圍與形象,在名著閱讀中可以據此產生寫作遷移,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如《駱駝祥子》中祥子第一次買車是“手哆嗦著、拍出九十六塊錢……把錢又數了一遍……哆嗦的更厲害了……細細端詳自己的車”等神態描寫,精心描繪祥子買車的心態,并通過此后的“慶雙壽”情節描繪了祥子買到車的儀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一個穿的體面的人”,讓祥子帶著生機勃勃的真實感,讓人物體現出持久的情感性。教師可以以此為例讓學生注意細節描寫的真實性,讓學生學會觀察、深挖細節,用精準的詞句表達細微的情感轉變,提高寫作能力。
5.結語
《駱駝祥子》等初中語文必讀名著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與現實價值,在名著閱讀教學中導入寫作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在優秀作品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完善寫作技巧與方法。教育工作者應當立足課程改革,用科學的態度、多樣的手段、翔實的內容提升學生寫作與閱讀水平,助力現代教育系統推進。
[ 參 ?考 ?文 ?獻 ]
[1]黃克恭.采不盡的寶藏—從“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談起[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0(10).
[2]趙姍姍.淺談《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形象[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6):211.
[3]金潔,吳平.基于《駱駝祥子》英譯本序言的譯者翻譯理念及其主體性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103-111.
[4]楊紅,譚超.淺析《駱駝祥子》中的人物形象[J].青春歲月,20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