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秀
摘 ?要: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有著豐富的內容,記敘類散文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分類。記敘類散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對記敘類散文教學的開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明確的理清文章思路,增強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首先從高中記敘類散文教學的現狀出發,對其中蘊含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尋找合理的教學方法,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提升記敘類散文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記敘類散文;教學策略
新課改正在漸漸地變得越來越深入,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明朗化,越來越重視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而記敘類散文的閱讀能力無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通過對記敘類散文閱讀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清晰完整并有條理地描述一件事物,這對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著不小的好處。此外,對記敘類散文的閱讀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分析文章、理解文章含義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從記敘文的特點出發,在進行文章分析時,首先要帶領學生抓住文章的行文線索,把握文章的具體結構;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文章所記敘的主要事物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作者文字背后所要表達的東西;最后還要通過對文章所用手法的觀察分析,挖掘文章的深意。
一、抓住行文線索,把握文章結構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好記敘類散文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從對文章行文線索的分析開始。記敘類散文有著鮮明的特點,作者在描述事物及其發展的同時往往有著線索存在,比如時間的變化或者空間的轉移。只有抓住了文章的線索,學生才能對整篇文章的結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而更好地分析文章的內容及其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是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貫穿文章全文的線索,并依著線索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整理,培養學生發現線索的能力。
比如,在《小狗包弟》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帶領學生去發現文章的線索。這篇文章初次進行閱讀似乎感覺散亂不堪,沒有事件或者空間上明顯的線索,這也是散文一貫的特點。但教師如果讓學生尋找文章各個段落所描述內容的共同點就會發現每一個段落都與小狗包弟離不了關系。第一段對別人的小狗的描寫是為了引出小狗包弟,而最后兩段對自我的剖析也是借著對包弟的懷念來進行,因此這篇文章的線索應該就是小狗包弟的與作者的相遇相離了。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就握住了文章的命脈,認識也就更加深刻了。
二、找準主要事物,分析文章內涵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好記敘類散文閱讀教學,教師還要通過對文章中所描寫主要事物的分析,感悟事物背后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記敘類文章就是對某一事物的詳細描寫,因此文章中的主要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最能夠體現作者的態度和看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意這一點,不僅要帶領學生對主要事物進行分析,更是要注意教學尋找和確認文章主要事物的方法。
比如,在《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尋找一下文章的主要描寫事物。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不僅描寫了北國的秋天,更是描寫了南國的秋天以及歷史上文人墨客對秋的看法,但作者所描寫的主要事物始終是北國的秋,其余的描寫都只是為了對這一主要事物進行襯托。因此,學生應該將重心始終放在北國的秋天上,通過對北國秋天的特點的分析來感悟作者隱藏在其背后的人生態度和喜好。
三、觀察描寫手法,挖掘文章深意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好記敘類散文閱讀教學,教師還要對文章中的描寫手法進行分析,并對其作用進行講解。在記敘類散文之中,作者往往會采用多種描寫手法,或者是對比或者是倒敘,但究其根本,這些手法都是為了文章主旨而服務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帶領學生發現學習這些手法之外,更要對這些手法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詳細講解,從而讓學生在對這些手法的學習過程中深入挖掘作者寫作的目的,正確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講解中,教師就應該重視對文章中寫作手法的講解。在文章中,作者在對荷塘美麗景色進行了充分描寫之后有這樣一句話:“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边@句話就用了對比的手法,用之前極盡美麗的景色來反襯出作者心里的寂寥苦悶。如果學生沒有注意到這一手法,認為作者是懷著愉快的心情進行賞景的話,就與作者的寫作本意大相徑庭了。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好記敘類散文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通過對文章線索的尋找來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其次要通過對文章中主要事物的定位和分析來幫助學生感悟作者的態度;最后還要通過對文章中描寫手法的關注和學習來挖掘文章中蘊含的深意,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做到正確認知。
參考文獻:
[1]鄭儒中.高中語文復習指導(一)記敘文閱讀[J].語文學習,1993(03):39-44.
[2]姜清基.加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摭探[J].成才之路,2018(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