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石

摘 要:一粒種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如果這粒種子不夠“富”,它可能無法生長、發芽,可能夭折在漆黑的泥土里。這里的“富”主要指的是富含有機物。本文主要介紹種子的結構、萌發、類型。
關鍵詞:種子? 萌發? 單子葉植物? ?雙子葉植物
那么,為什么說種子是“富二代”呢?
從種子的結構說起
植物會開花、結果。但是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有種子,能夠產生種子的植物才被成為種子植物。而種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如玉米)和雙子葉植物(如菜豆)。不論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其結構中最重要的是胚,因為胚是新植物植物的雛形是典型的“二代”,其“富裕”的部分對于單子葉植物而言是胚乳,對于雙子葉植物而言是子葉。胚乳和子葉中儲存了豐富的營養物質,相當于“二代”將來打拼的資金。當然,種子內的各個結構是需要保護的,充當保護任務的是最外層的種皮。如圖2所示為兩種種子的結構圖解。
種子的由來
綠色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和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是生殖器官。植物產生種子的過程就是繁育下一代的過程。
當花成熟時,雄蕊產生的花粉如果落到了雌蕊的柱頭上,而且雌蕊正好識別這種花粉,就會允許花粉向下生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繼續向下伸長一直來到了雌蕊中的胚囊中,花粉管就像一條高速通道,花粉中的兩個精子就會沿著這條高速通道一直來到胚囊中。在這里,一枚精子與胚囊中的卵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受精卵將來就發育成為胚;另一枚精子與胚囊中的極核結合成為受精極核,受精極核將來就發育成胚乳。胚乳中豐富的營養物質就是母體經過很長時間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沉積到了這里。這部分能量就是親代為子代準備的豐厚“財富”,有了這比“財富”,種子才能真真切切的被稱之為“富二代”。
種子的萌發
在合適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等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一粒種子要萌發、生長成一顆幼苗后,才能利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來制造有機物供自己使用(種子萌發的模式圖如圖1所示)。可種子要發育成為幼苗的過程是需要母體提供的能量的,而這部分能量都是通過母體通過種子上的臍孔傳輸的種子的體內。單子葉植物中的這部分能量主要儲存在胚乳中,而雙子葉植物的這部分能量主要儲存在兩片肥厚的子葉中。兩種種子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 2
一般情況下,雙子葉植物的種子沒有胚乳(如圖2中的菜豆種子),豐富的營養物質由母體通過種臍傳遞給種子。開始這部分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后來轉移到了兩片肥厚的子葉中,胚乳消失了,從而形成了沒有胚乳的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在種子萌發的時候,肥厚的子葉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釋放出很多的能量,進而合成了ATP,以供應細胞分裂、分化,發育成一顆幼苗。
玉米種子是單子葉植物,母體的能量也是通過種臍傳遞給種子,但這部分能量沒有轉化到子葉中,種子萌發的時候,胚乳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釋放出很多的能量,進而合成了ATP,以供應細胞分裂、分化,發育成一顆幼苗。
種子都有胚、子葉和種皮三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胚。胚又包括四部分: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胚芽長成后來植物的莖和葉,胚根長成后來植物的根,子葉可能成為后來植物的第一片葉子。
怎樣區分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如何分辨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呢?如果是種子,剝開種皮如果很容易分成兩半,就是雙子葉植物;如果是植物,那么根系全都是須根,沒有主次之分就是單子葉植物,如果植物的根系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之分就是雙子葉植物;還有看植物的葉脈如果葉脈接近平行就是單子葉植物,如果葉脈是網狀的就是雙子葉植物。利用上面三種方法是不是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小麥、水稻和谷類是單子葉植物,而菜豆、花生和楊樹是雙子葉植物。
種子的傳播
地球上只要有土壤條件的環境,幾乎都有種子植物。那么,這些種子是如何被帶到地球的各個角落呢?
種子傳播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借助于風和河流傳播,如蒲公英的種子、槭樹的翅果可以借助于風力傳播;二是利用動物傳播,這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動物的皮毛,例如蒼耳果實的外部有很多倒鉤,可以粘附在動物的皮毛上。第二種方式是種子外面進化成為色味俱佳的果皮,引誘動物的捕食。比如桃、李、梅、杏等果實。被動物捕食后的種子因為有種皮或者果皮的保護,動物不能消化種子,種子被動物連帶糞便排泄出來,這些種子萌發時不僅有自身的營養物質,而且還有動物糞便當中的營養成分,更利于這些種子的萌發。不論是粘附在動物的皮毛還是被動物吞進胃里,最后都隨著動物的遷徙將種子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植物的種子,如果從母體那獲得的能量太少,胚乳和子葉中的能量不足以使其長大成為一顆幼苗,也就是說這個“二代不夠富?!?。那么這粒種子就可能在鉆出土壤之前,就消耗完了胚乳或者子葉中的能量,它將不能感受的外界的光明,而永遠的留在黑暗的泥土下。所以,農民伯伯種莊稼時常常選擇那些個頭較大的、飽滿的種子,因為這些“富二代”有充足的能量鉆出泥土,長出綠色的葉子最后發育成為一棵肥碩莊稼苗或者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王巖.淺議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物教師的教學能力[J].才智,2019(17):109.
[2]王新影.淺談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