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斌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師生關系的改變,班主任的角色由原來的權威者變成了學生的輔導者。運用良好的管理方式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使其更好的進行學習成為班主任需要考慮的問題。一個班級是由眾多學生個體組成的大集體,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個體的關注,也要注重班級整體的發展。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包括:結合實際人性管理,營造民主自由寬松氛圍,嚴格執行獎懲制度,定期組織班級活動。
關鍵詞:班級管理;人性管理;組織活動
高中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極其重要的階段,這三年不論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環境、學習資源的擁有率還是對于學生心理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對整個高中班級進行管理,而作為高中班主任,由于學生學習階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對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的管理整個班級對于高中班主任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特結合多年教學管理經驗,談一談如何對高中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以期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結合實際人性管理
高中學生已經進入了青年期,他們已經具有了成人的思維,他們已經可以根據他們的思想與成人進行流暢的交流。而由于高中階段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殊性和知識水平的局限性,他們對于某些問題的想法是區別于成年人的。在這個年齡段,學生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和敏感度,他們對某種問題極其關注。因此,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放低自己的姿態,加強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了解學生們的情況,結合實際人性管理整個班級。
例如,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放低姿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在我的班主任管理生涯中,曾發生過一件事情——張小明同學與任課教師王老師在課堂上發生口角沖突,如果不是學生及時阻止,甚至可能發生肢體沖突。在課后,我把張小明叫到了辦公室,詢問他事情的經過。一開始張小明不愿意和我交流,怒氣沖沖的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在我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后,耐心的和他談論一些與這次事件無關的話題,想以此打開張小明的心扉。張小明在和我說了幾句話后,和我說了這件沖突發生的經過。張小明低著頭不說話時,王老師以為張小明是不尊重老師的態度,因此王老師走下講臺拿課本打了張小明,這讓張小明感到了恥辱,因此和王老師發生了沖突。我對張小明進行了言語上的安慰后,也告訴他,我去和王老師談具體的事情,但需要張小明明天去給王老師道一個歉,畢竟辱罵老師怎么說都是不對的。從這次事件中我得到經驗,教師要放低姿態,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實行人性管理班級。
二、民主自由寬松氛圍
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相對于班級這一個整體來說,班主任需要在維護班級利益的基礎上公平對待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利益訴求和個性發展特點,營造民主自由寬松的班級氛圍,減少班級間的矛盾。尊重學生是班主任進行有效的管理班集體的重要原則,只有尊重學生的班主任才能得到班集體內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分為兩方面:一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別性,當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時,班主任需要求同存異,鼓勵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全體學生遵從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某種目的;二是尊重學生行為的主體性,當學生做出某種行為時,只要不是錯誤的,只要不違反某種原則,班主任就應當尊重學生的行為,給學生的行為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一味的指責,盤問等。通過尊重、公平對待學生,可以很好的減少班級間的矛盾,方便班級管理。
例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信任,營造民主自由寬松的班級氛圍。前幾天,在我的班級中發生了一件事情,任課老師發現兩位男女同學在課上傳紙條,因此任課老師懷疑這兩位同學有早戀傾向,這位任課老師將這一情況反應給了我。我把這兩位同學叫到了辦公室,問他們上課為什么要傳紙條。男同學和我說,他們兩個在討論某個學術問題,一直討論好幾天了,因為實在忍不住就在課堂上也討論了。我告訴他們,同學之間交流學術問題是好事,但要注意時間地點,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活動。并且我告訴他們,如果討論過程中遇到什么難題,我很愿意幫助他們解答。他們高興的回復了我。通過尊重公平的對待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信任,讓學生感到自己所在的班級是民主自由的,這樣我們可以更好的與學生接觸,減少班級間的矛盾,從而更好的管理整個班集體。
三、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具有明確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對于班集體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當一個班級具有良好的規章制度,且學生可以自覺的遵守這些規章制度時,班級的氛圍是和諧的;其次,良好的規章制度可以規范班級內學生的行為,使他們自覺的按照這些規章制度行事,從而使某些行為具有可控性,符合整個班級的利益訴求;當一個班級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時,它可以從班級發展到班集體,使班級更好的向優秀的方向發展,從而有利于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有了明確的規章制度就要執行,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例如,當班級內出現紀律混亂,班級同學散漫的情況時,班主任可以通過完善班級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獎懲制度的方式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從而進行班級的管理。當學生課間紀律混亂時,班主任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開班會一起制定一個制度。這個制度一旦建立,全班同學必須遵守。如,每天認定一個紀律委員,由紀律委員監督班級內的紀律,當有學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時,紀律委員要注意觀察,課后對其進行提醒,防止這位同學再次違反紀律。而當出現違反紀律情況時,要按照制度進行懲罰。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規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從而有助于促進每一個學生自覺的遵守班規。
四、定期組織班級活動
學生在校園內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與教師的關系。而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體現方面就是課堂氣氛。一般來說,課堂氛圍可以分成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積極的課堂氣氛一般表現為師生互動積極、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松與嚴謹的有機統一,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最理想的課堂氣氛;消極的課堂氣氛通常以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為特征;而對抗的課堂氣氛則是失控的氣氛,師生關系緊張、學生注意力分散、各行其是、隨便插嘴、故意搗亂。課堂氣氛會使許多學生追求某種行為方式,從而導致學生間發生連鎖性的反應。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定期組織班級活動來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班主任在進行學生管理時,可以通過舉辦活動的形式來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構建和諧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聽講,反饋,從而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班主任在開展奉獻社會的主題班會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參加一些有益的公益活動。但班主任需要提前聯系好活動的負責人和活動場地,做好各種準備后再出發。班主任與學生一起進行公益活動,可以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形成親密的關系,這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高中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四五十個高中生的管理者,對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要清晰的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心理特點,把握好高中階段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采取靈活適當的措施對高中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而在一個好的班主任的管理下,整個班級會產生良好的班級氛圍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有助于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高中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策略包括:結合班級實際進行人性的管理,尊重學生;營造民主自由寬松的班級氛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制定班規,并嚴格執行班級內的獎懲制度;定期組織班級活動,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聯系。
參考文獻:
[1]張嘉慧.淺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
[2]韓貴平.關于我國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