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平
摘 要:繪本中的美術元素是教育者啟迪幼兒心智、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它能將幼兒無意識的想象變為有意識的創想。優秀繪本情節豐富、有創意,角色鮮明、可愛、有趣;畫家所繪畫表現出的不同繪畫技法和風格,有助于幼兒提高幼兒的美術綜合素養,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解決教師在繪畫教學中的困惑。
關鍵詞:繪畫活動? 觀察引導? 引導幼兒學習
一、以繪本中多樣的表現技能,幫助幼兒積累繪畫素材
繪本中繪畫技巧的豐富性。多樣的表現技法,如鉛筆畫、沾水筆畫、水彩畫、油畫,還有顏料拓印畫等。讓圖畫書擁有了迷人的外貌,更是圖畫書成為美術教學的資源寶庫。我在教學中努力把幼兒對兒童繪本的閱讀熱情遷移為學習美術的動力,根據不同的年齡特征設計了一系列主體性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繪畫表現能力。如繪本《小黑魚》就是采用顏料拓印的方法。活動之前我請家長為幼兒雕刻了小魚的印章,并準備了蔬菜、毛筆、等作畫工具。引導幼兒感受小黑魚的情感及畫面意境,和同伴合作進行繪畫。在活動中孩子們遷移閱讀經驗,將故事情境“小黑魚和大海里的小魚團結起來,組成一條大魚戰勝可怕的金槍魚”運用到繪畫活動中,七八個孩子在沒有教師介入下,合作進行有序的拓印,一條又大又長又漂亮的大魚躍然在紙上,是孩子們體驗到了團結合作的樂趣。
繪本《月亮的味道》圍繞著“品嘗月亮的味道”的故事線索中,我們先引導幼兒尋找各種熟悉的動物造型,然后讓幼兒通過臨摹,積累個體對故事中不同的小動物造型的學習,再引導幼兒相互學習,把別人學繪畫的動物造型通過學習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的分享學習幫助幼兒積累了遠比課堂教學多的圖像,也在比較同伴的圖像中發現同一動物有不同的畫法,雖然幼兒的能力有所差別,但為符合故事情節的需要,每個幼兒都在不斷尋找新的動物造型,還要做到不重復,這就大大提高了幼兒獨立造型的能力。這一活動讓我們老師看到了幼兒具有擺脫成人的依賴,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將有利于幼兒積累更多的造型經驗,創造更多的圖像。
二、學習藝術大師獨特的造型表現方式
繪本圖像造型雖“拙”,但富有童趣,簡潔的線條有助于幼兒觀察。如日本漫畫家宮西達在繪本《好餓的小蛇》中所應用的線條簡潔精煉,造型生動有趣。寥寥幾筆勾畫出小蛇每吃完食物后,最有趣的是肚皮線條就變成了相應的食物的輪廓造型,如小蛇吃了蘋果,肚皮線條就變成了圓形,特別是當幼兒看到最后,好餓的小蛇居然吃下了一棵蘋果樹,還出現了蘋果樹的造型,讓人捧腹大笑,非常富有想像力。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猜一猜”“說一說”“畫一畫”等活動,幫組幼兒理解了小蛇的造型變化過程,并激發勉勵幼兒大膽畫一畫吃了其他食物后小蛇會如何。這樣的造型方式極其接近小班幼兒對事物外形認知與表現。
三、學習繪本中裝飾圖案的排列規律,體會有規律排列裝飾帶來的美感
線和面造型的基本元素,它們構成了孩子理解繪本的基本元素。《母雞蘿絲去散步》,線條與色塊的排列與組合是書中最出彩的部分,也是該書最適合師幼欣賞與學習的部分。經過觀察引導,孩子們發現:農場中建筑的屋頂與墻壁,柳樹的樹葉、青蛙身上的圓型斑紋等是單一元素的排列。而狐貍身上黑色三角形合簡單的線條的交替排列的。母雞蘿絲的造型和身上的斑紋,既像剪紙又像刺繡或是毛衣上的圖案,并且這些斑紋都是對稱的。看上去很有節奏。至于那只倒霉蛋兒狐貍,孩子們更是喜歡它。身上面充滿了由復雜的圓點、線條合黑三角組成的裝飾性圖案,就像一個美麗的狐妖。不但是雞和狐貍,連背面的樹、農家、風車等背景也都畫得像裝飾畫一樣。教師和幼兒了解了繪本中裝飾圖案的排列規律,體會有規律排列裝飾帶來的美感。教師將本次活動分成三種表現形式,運用撕紙粘貼的形式表現大樹、房屋單一元素排列的規律美;運用黑白線描繪畫形式,生動形象的表現了狡猾狐貍優美的身段;運用彩色線描的形式將溫和的、坦然、富有智慧的母雞蘿絲畫的是淋漓盡致。最后,選取了農場、池塘兩個畫面將兩種繪畫形式組合進行情景再創。教師將自己智慧的結晶運用到教學中,確定了小、中、大班的不同表現目標,小班幼兒通過添畫房屋、小樹中單一線條排列規律,初步學習單一元素排列的方法。中班幼兒運用的是黑白線描和色彩線描的形式表現故事中的狐貍和母雞。大班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表現故事場景。活動中都用大膽的手法展現了圖形和線條排列美麗的裝飾效果。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大膽表現美的本領。
四、學習繪本的構圖方法,進行大膽布局畫面
孩子把畫畫當作游戲和表達宣泄情感的方法。如繪本故事《老鼠娶新娘》主要引導幼兒學習新的構圖方法,選擇表現《老鼠娶新娘》中最熱鬧的故事結尾部分“送新娘”的場景。讓孩子們畫出送親隊伍中各種老鼠的姿態,然后運用不同的排列方式在長條紙上表現送親隊伍的情景,培養孩子學會根據不同的紙張形狀靈活構圖,更是孩子提高繪畫興趣。
五、體驗繪本中多種繪畫變現手法(線描、抽象、拓印、重彩、淡彩、黑白對比)
繪本中各種技法的展現也是孩子們體驗的好素材,《母雞蘿絲去散步》則為咱們展現了精致的裝飾畫風格,《小黑魚》中的拓印風格,可以讓孩子欣賞和感受不一樣的繪畫技法,拓寬了孩子視野,在欣賞了不一樣的繪畫表現技法后,嘗試讓幼兒以本身的生活為藍本,根據本身的想法,用本身擅長的表達方式嘗試自創繪本。這樣的學習是孩子的主動學習,也是探索學習,孩子在感受作品的時候既賞析又學習美術技能,真是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鄭曉紅, 單志華. 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發展的實踐研究[J]. 才智, 2010(31):270-271.
[2]陸奕. 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探討[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11):131-132.
[3]林希娟. 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J]. 學術評論, 2011(5):70-72.
[4]趙芳芳. 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性教育的可行性及策略[J]. 考試周刊, 2014(39):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