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亞軍
摘 要: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逐漸從“數字校園”過渡到“智慧校園”,本文以新建商洛中學智慧校園的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與應用等情況,總結概括了智慧校園建設的內容,為智慧校園的管理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校園? 建設? ?應用與管理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管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把一個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智慧校園呈現在我們面前。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
一、建設智慧校園的意義
智慧校園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通過信息交換與通信.,代替了傳統意義上的人工交互過程,從而打造更加現代化、智慧化、信息化的校園環境。智慧校園應用使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更方便地工作、教學學習與生活。對學生而言,首先智慧校園構建了一個智慧化的高科技校園環境,將整個校園通過物聯網進行統一管理并構建了相應的信息平臺使教學形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變換,不用再局限于單一的課堂講解,能幫助學生知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實現個性化學習。另外,通過信息化、智慧化校園環境,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建立的師生交流平臺,更方便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智慧校園建設過程
1、智慧校園的總體建設目標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服務教育教學為核心,逐步開展智慧校園基礎設施環境和智慧學習、智教研智慧管理及智慧服務四大應用平臺,在此基礎上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充分利用國家教育網等設施,實現與其他學校間的設備互聯、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從而將學校建設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管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的智慧校園。
2、智慧校園的創建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環節:規劃、建設、培訓、應用、運維和評估。
3、目前我校新校區已建成,并開始了信息化方面的建設。總體規劃以建設智慧校園為目標,一期主要建設包括: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絡系統、國家教育考試巡查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校園安全監控系統、校園一卡通(含智能云班牌)、計算機教室等項目。二期建設主要是:創新實驗室、校園電視臺、錄播教室、教學資源中心、校園信息發布系統和智慧校園管理平臺等。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智慧校園基礎環境,滿足學校對學生學習、教硏和管理要求,提升老師和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從而全面建成以分層次教學、學生成長階梯、先進的教育教學為核心理念的智慧校園,為將來學校智慧校園的全面應用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智慧校園的管理與應用
智慧校園建設中第一步是智慧環境的建設。第二步通過建設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實現智慧校園的應用和管理。主要為以下三點:
1、智慧教學。主要內容是課堂教學、移動聽評課、選修課、實踐課、走班選課和排課,教研教學應用、資源建設、資源應用和共享、以及學生和老師的發展等。
2、智慧管理,主要內容是統一身份認證管理、一卡通管理、物聯網集中控制、電子云班牌和自動化辦公。
3、智慧校園的特色發展,主要內容為移動學習、智慧家校、智慧遠程和學校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個性化數據進行多維度展現,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體系。
四、智慧校園建設中的幾點思考
智慧校園的建設與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學校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智慧校園、智慧課堂的標準有待統一。特別是在新課程實施、新高考啟動的背景下,借助試點、,規范全省智慧校園標準,建立并推廣選課排課系統、走班管理系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生涯規劃指導系統等,顯得十分必要,而且特別緊迫。
二是教育觀念的更新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是教育,技術是支撐基礎,技術服務于教育,我們必須堅決反對“技術至上”,徹底丟棄為技術而技術,才能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功能。
三是教師的教育信息化素養必須進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師教育素養、學科素養與信息技術應用整合的過程,加強培訓,提升教師的教育信息化素養是重中之重。
四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入。“穿技術新鞋,走傳統老路”的現象依然存在,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習方式的優化,還需進一步努力。
五是素質教育的方向必須始終堅持。教育信息化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基石,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利用技術增加學生學業負擔,依靠技術片面追求應試教育。
隨著新技術、新理念的不斷發展,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和建設內容一定會有新的發展,將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斷推向前進。推進教育信息化,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深度應用,必將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向高位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劉啟新,沈李強等高校數字校園建設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3] 教育部《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