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七 文琴
摘 要:現如今,全球都籠罩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之下,因此,實現中職教育的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已然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領域,因此,為了完善中職教育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改革之路,本文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教育管理實施中所存在的問題,搜集大量學者的理論研究,并且結合自身的觀點,提出具有合理性地改革措施,實現中職教育管理的穩健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教育管理;改革
0 前言
伴隨著信息化管理的不斷發展,使我國人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得到了一定地便捷,而作為幫助人們今后在社會立足的基礎階梯,教育領域同樣要重視起信息化的應用,傳統地說教式教學方法以無法激起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通過運用信息化技術,例如多媒體或計算機來輔助教學,才能夠真正地活躍中職課堂的學習氣氛,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中職教育管理工作得到質的飛躍。
1 中職學校實行信息化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能夠實現良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實行信息化管理。其理由主要分為四個方面:首先,信息化管理可以將中職教育管理結構進行全方位地優化,使得教育管理變得更加有秩序、有條理;其次,信息化管理能夠實現教育管理模式的規范化,從而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以及有效性;再次,信息化管理可以將中職教育管理的資源配備充分地進行優化;最后,信息化管理可以給予教師或者學校學科的引導,從而形成正確的決策。從這四點理由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實現教育傳統管理到現代化教育管理的最佳途徑,同樣也是解決傳統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內在矛盾以及問題的主要方式,因此,實現中職教育管理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2 中職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教育資源規劃不夠統一
如果中職學校的教育規劃不夠統一,那么便會出現投入不平衡的情況,造成信息化資源投入浪費的局面,中職學校若想要信息化管理得以實現,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經歷一套完整地投入與規劃才可以實現的,并且以此來逐漸形成一個整體的系統,現如今,許多地中職學校都在搞激進主義,大量地資金盲目地投入到信息化資源建設當中,但是由于教育缺乏規劃,導致大多數信息化技術無用武之地,造成信息化資源的浪費。
2.2教育管理手段發生兩極分化
在我國,中職學校大多數是由民辦成立的,在信息化資源、教育管理中缺乏政府的扶持,因此,每個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同樣也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導致中職學校的教育管理手段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教育管理呈現出兩種極端。一些以教授網絡、計算機、廣播電視等專業的中職學校,其自身就與信息化資源有著緊密地聯系,因此在教育管理的問題上,這些中職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要高于其他專業的中職學校。一些民辦中職學校由于先期資金投入較小,導致教學水平、辦學條件都相對較差,其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也比較弱,兩種不同辦學條件下的中職學校,最終形成了教育管理手段發生兩極分化的現象。
3 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教育管理的改革措施
3.1合理規劃教育資源
中職學校信息化的建設雖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夠得以實現,但是,如果在建設當中,教育資源缺乏合理地規劃,便會導致許多信息化資源無法應用到教育之中,造成信息化資源的浪費,因此,在中職學校進行信息化建設投資之前,應該合理地進行投資規劃,例如:計算好投入信息化資源的資金預算是多少;規劃好中職學校內的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信息化資源;學校內都需要哪種類型的信息化資源等。隨后,按照規劃方案進行信息化資源的建設投入,防止出現盲目投資,造成教育信息化資源浪費的局面。
3.2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意識
想要改善現如今我國教育信息化管理兩極分化的現狀,就必須要將各中職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意識得以提升,對于以計算機、網絡為主要教育專業的中職學校,應該充分重視起自身的信息化優勢,將其合理地應用到教育信息化管理之中;而對于辦學條件較差的中職學校來講,校園的管理者應該提高其自身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意識,為了中職學校的長遠發展,學校管理者可以通過銀行貸款、教師、學生、家長或是向社會各界進行籌款,利用籌集來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當中,提高中職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以及教學能力,實現中職學校信息資源共享以及信息資源共用的以及諧教育氛圍,形成中職學校整體信息化管理的美好場面。
4 結論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教育管理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阻礙了中職教育的發展,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將大大地幫助中職學校提升教學水平,中職學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改革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得以實現的,只有在改革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才能夠真正地幫助中職教育管理得以長遠、穩健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雪珍.挑戰與機遇: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187-188.
[2]趙天雪.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體系建設研究[J].智庫時代,2018(39):246+248.
[3]廖倩,黃東.信息化背景下新建地方高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8,33(11):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