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
有人說,國學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對象從一個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中國人,變成一個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成為一個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現代中國人,最終演變成為一個具備深厚文化底蘊、良好行為習慣和明確為人準則的“君子”。正是基于這樣的美好愿望,越來越多的家長寄希望于國學培訓,想要借此實現孩子“通達人生”的目標。但是,當前校外國學培訓亂象叢生,使家長和孩子們的目標實現之路“荊棘密布”。
亂象一:收費高,但名實難副
據調查,北京市的少兒國學培訓班,一年的學費大都在1萬元左右,還有收費更高的全托班,月收費在5000元上下。校外國學培訓班開課、收費、研制國學產品本無可厚非,但一些個人或機構,為了逐利的目的,為了衍生產品的開發和銷售,不惜把國學教育或某個部分的功能無限夸大,甚至宣揚“國學萬能論”,讓人們錯誤地相信,學了國學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種虛假宣傳就構成了對消費者的誤導,甚至是欺騙。
亂象二:“作坊式”封閉管理,難以實現有效監管
除了少數幾個大型教育機構開辦的國學班外,不少國學班辦學地點大都比較隱蔽,如家庭“作坊”一般,辦學地點有的甚至是在小區的民房里。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香堂村在網上被稱為“國學村”。村民稱,最多的時候,村里共有10多家孔子學校、私塾,都是租用農民四合院或者村里別墅開辦的。村民反映,這些國學班的開辦情況不一,招收的孩子也多在10歲左右,基本上沒有成年人。國學班“關起門來辦教育”,不利于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亂象三: 辦學資質和教師水平難以保證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國學班為了節省經費,甚至會招收一些所謂的義工來當老師,給這些義工提供免費的食宿。在網上搜索國學義工,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招聘信息,對義工基本沒有什么要求,“凡有志于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之有識之士不限學歷均可報名”。此外,國學班有無辦學資質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據悉,正規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僅要有工商營業執照,還需獲得教育局的社會辦學行政許可。而獲得教育局辦學許可的要求很高,比如:房屋產權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適合辦學,無安全隱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為辦學場所;教室和辦公室應設在一處等。一些并不具備辦學資質的校外國學培訓班令人防不勝防。
亂象四:“噱頭式”偽國學,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很多國學培訓機構為了最大限度牟利,迎合社會上一些人的需求或興趣,培訓的內容以占卜、算命、風水、風鑒、測字等為主。這些內容,即便是在封建社會,也是難登大雅之堂、為有識之士所鄙視的,但如今卻打上了“國學”的標簽,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就少兒國學班而言,三從四德等“女德”思想沉渣泛起,有的國學班以四書五經為主要授課內容,一味要求孩子們死記硬背,并不釋義、啟發,有的甚至以吃素戒葷為由頭,吸引素食主義家長的注意,但是卻以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的結果而慘淡收場。在國學的招牌下,一些所謂的“國學應用大師”, 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傳播“噱頭式”偽國學。對此,家長們一定要謹而慎之,不能偏聽偏信。
亂象五:“不打不成材”,誰給了“先生”懲戒權
在古代私塾,如果學生背不出書,教書先生就會用戒尺打手心的方式來懲罰學生。時光跳轉到今天,很多國學班的“老師”將棍棒教育思想原封不動地帶進了課堂,屢見不鮮的國學班“老師”體罰學生的做法多是一種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