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中小型企業及新興行業不斷涌現,使得我國在會計人才的需求上日益增大,而且隨著各種計算機軟件平臺的搭建,使得用人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的專業技能素養及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伴隨著近些年IT行業蓬勃發展,各種會計類軟件不斷得到開發,使得會計行業電算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本文在分析了現階段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指出了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發展趨勢;應對策略
一、會計電算化發展現狀及其內涵概述
(一)會計電算化內涵分析
所謂會計電算化的內涵,即會計人員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將日常的手工記賬、賬務核算等工作通過計算機軟件的方式來完成,并且以合適的方式通過計算機來進行分析和展示。通俗來講,會計電算化即會計人員利用計算機來完成日常工作,在計算機的幫助下,使得會計人員能夠更好地進行業務推進,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地助力。
(二)會計電算化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以目前我國IT行業對于會計軟件的開發為基點,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現狀能夠很好地進行分析,各種會計軟件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使得很多會計人員必須要相應地熟悉多種會計軟件的運用,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相應有著專門為自身開發設計的會計軟件,這也導致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在數據對接渠道方面存在著不匹配的現象。總的來說,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并不樂觀,一方面,計算機軟件開發行業蓬勃發展,資金不斷涌入,使得各種會計軟件的開發鉚足馬力,各種會計軟件不斷涌現,但是卻缺乏較為公眾化的一個會計電算化平臺軟件。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普遍存在著發展不完善的現象,往往對于會計人員電算化的要求便是用計算機進行日常工作即可,對于如何更好地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展示則沒有太大的要求,尤其是在數據的交互方面,會計人員缺少相應的專業技能素養。由此,未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從技術層面來看,很有可能會在一個相對而言較大的平臺中進行,在這一會計軟件平臺中,會計人員可以很好地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展示,并且能夠通過社區間的交流來進行工作心得的交流,促進會計行業的發展。
二、會計電算化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重視程度不足,會計電算化資源缺乏
在實際的企業進行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往往會產生一定的錯誤認知,認為會計電算化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記賬、核賬等日常工作,導致企業內部對于會計電算化的認識并不深刻,尤其是伴隨著目前計算機軟件行業飛速發展,會計軟件的多樣化功能不斷得到附加,各種數據展示形式的優劣逐漸顯現,企業倘若對于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依舊處于以往陳舊的認識中,便會導致企業內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發展緩慢,而且沒有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容易導致企業內部對于會計軟件資源投入不足,使得企業內部會計電算化缺少發展的資源。
(二)會計電算化人才匱乏,專業技能水平不足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要相應的人才,從近些年的發展現狀來看,在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相對得到一定的肯定,但在一部分中小型企業中,往往會出現會計人才專業技能不過硬,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和展示的能力不足。例如:在某一中小型企業中,其企業主要從事軟件開發業務,那么會計電算化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的同時,便需要加強研發成本核算與軟件開發實際之間的數據交互,同時對于軟件開發成功后的市場需要進行一定的數據分析,與研發成本進行比較。但從目前企業中的實際現狀看來,會計人員在進行工作的同時基本缺乏上述意識。
三、會計電算化發展實際應對策略概述
(一)企業加強會計電算化的認識,提供良好的會計電算化資源平臺
企業在進行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樹立會計電算化的意識,轉變傳統的經營理念。步人信息化時代,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只有企業內部更好地樹立會計電算化的意識,加強會計電算化的重視,才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內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例如:企業可以投入一定的資金,為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加強固定成本設施投入,使得企業內部會計電算化的資源平臺能夠更好地完善,讓會計電算化工作能夠更好地推進,從而促進總成本中的可變成本的下降。
(二)加強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提升專業技能素養
在實際企業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加強會計人員電算化的專業技能來推動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例如:企業間可以組織會計人員電算化的交流活動,讓會計人員能夠更好地與同行之間進行交流,促進取長補短,增強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素養,促進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會計行業的電算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企業內部提升會計電算化的水平,促進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更好地進行,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張靈.會計電算化的未來發展方向[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6).
作者簡介:
楊杰,山西華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山西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