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維利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教學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微課便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微課開展物理教學,既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高效物理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微課的應用,通過微課來激活課堂,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課;課堂;措施
一、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應用微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課堂導入便是課堂教學的“開始”,好的課堂導入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通過精彩并且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能夠快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充滿特所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展開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尤其對于初中物理而言,其屬于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學科,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且要注重通過實驗來對理論知識加以印證,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理解相關知識。但是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地點以及環境條件等方面的制約,導致很多實驗難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完成。而應用微課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與教學相關的實驗過程制作成微課,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向學生展示,學生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觀察,會對實驗的原理產生濃厚的探索欲望。在此背景下教師再展開相關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利用微課進行概念教學
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抽象性,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尤其是物理概念方面的學習,學生理解和記憶起來十分困難。而為了讓學生掌握相關概念,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間相關概念強行“灌輸”給學生,這種方法會導致學生對相關概念印象不深,或者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等。為轉變這一狀況,教師可以利用為了進行概念教學,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掌握相關物理概念。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摩擦力》這一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應用到摩擦力的現象制作成微課呈現給學生,比如,人們的鞋底中的防滑設計、汽車輪胎的防滑設計、剎車裝置等,這些設計是為了提升物體間的摩擦力。再比如,人們滑冰所應用的冰刀,冰刀是人們為了減少摩擦力而進行的相關設計,目的是為了降低鞋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使滑動更加順暢。將這些內容通過微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摩擦力這一概念,進而拉近了物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更加具體、更加直觀,進而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除此之外,如果教師直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學生的實驗操作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而通過微課的形式直接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進而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討論和吸收相關知識的時間,使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徹,對相關概念掌握的更加扎實,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通過微課突破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知識是教學的主要任務,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很多知識只是同過教師單純的講解,并不能保證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進而會導致一部分理解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難以全面掌握相關知識。而應用微課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相關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制作成微課,由于微課能夠反復播放,學生可以對微課內容進行反復的觀看與學習,直至學生完全理解相關知識為止。通過微課進行重點與難點知識教學,既能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有助于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完某一知識點之后,時間一長會對相關知識的印象不深,甚至會完全忘記。而通過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復習,通過微課對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進行再學習,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相關知識。這既能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合理設置微課內容
要想充分發揮出微課的作用,教師需要合理設置微課內容。在設置微課內容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微課內容。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搜集與教學相關的內容來充實微課內容,提升微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微課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下載進行學習,這既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學生能夠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進而使學習活動擺脫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既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了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豆豆,蔡旻君,蘆萍萍,王菲. 影子教學:將教師解放出來——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敘事研究[J]. 數字教育,2016,v.2;No.1105:73-79.
[2]吳教興. 探究如何利用微課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學效果[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v.9;No.860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