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鳳英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性.而想要提高自身素質,閱讀便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合理地閱讀課外書籍和參加課外閱讀活動,已成為擺在我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以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為研究對象,運用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等方法,在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審視現狀,指出問題,探求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 興趣; 培養; 閱讀方法;模式
雖說語文課外閱讀已成為擴充學生知識、提升精神境界、培養人文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初中生特別是各種文化設施不太齊全的農村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目前處于一種不容樂觀的狀態。他們在閱讀的態度與動機、閱讀的數量、閱讀的途徑、閱讀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在隆安一中這所農村初級中學任教十多年,身邊的很多教師特別是老師教面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都是存在不予支持的態度,甚至有些老師限制課堂以外的書不能出現在教室這樣的荒唐事。面對農村初中學生渴望課外閱讀以及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限制和阻攔等實際現狀,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擔憂。因此,在此研究中我將以自己所在學校為例,依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課外閱讀的相關理論,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首先從五個方面分析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成因,即:對課外閱讀認識不全面、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少、學生閱讀方向不正確、缺乏教師的閱讀指導、部分家長文化水平偏低家庭閱讀氛圍不夠等。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在農村初中學生中進行語文校內課外閱讀的方案,并探討農村初中語文校內課外閱讀的現實價值,進而探索出農村初中學生如何進行語文校內課外閱讀實踐:豐富、廣泛的閱讀材料是校內課外閱讀成長的養分;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是校內課外閱讀成長的土壤;及時、恰當的閱讀督查為校內課外閱讀護航。以期待農村初級中學的語文校內課外閱讀真正在實踐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從而快速促進農村初中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作為語文教師,我深知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對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視野,培養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完善人格都起到積極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一直以來課外閱讀都是比較重視的,所以面對一些老師和學生對課外閱讀認識不全面的現狀,造成的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少等問題,我只能花盡各種招數,利用自己的語文課,及推薦學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模式,利用一切假期來實現我們的課外閱讀任務。比如,盡量利用我的語文課堂讓學生接觸并了解更多的文學作品,既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又能觸動學生的閱讀欲望,當然因為不占用其他老師的課堂時間,也就不造成學生因閱讀而跟其他老師的矛盾問題,就這一招雖然有種我們的課外閱讀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至態勢,但我還是自己覺得面對這樣的環境,這是比較好的辦法,而且不擔心存在其他排斥課外閱讀的老師所說的導向問題。除此之外,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我是固定每周下午的那節語文課,放學生進閱覽室自由閱讀,這一方法也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的到的寶貴閱讀時間,對于學生自由的閱讀時間里,當然也存在學生閱讀方向不明確,而出現偏激的單一閱讀的現狀。所以,在每一次的自由閱讀時間前,作為教師的我都到對學生們做好本周,乃至本次閱讀方法的指導,如閱讀方法有很多:傳統閱讀法、整體閱讀法、快速閱讀法、帶題閱讀法、三步閱讀法、“透視”讀書法、“出入”讀書法、未讀先思法、掩卷凝思法、鉤玄提要法、厚書讀薄法、口誦筆述法、三抓背誦法、全讀法、分讀法等。而每周或每個月的閱讀中我都會規定本周或本月的的閱讀訓練模式,比如這周訓練“透視”讀書法、“出入”讀書法,下一周或下一個月就重點訓練未讀先思法、掩卷凝思法、鉤玄提要法等。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學生們因為目標明確,加上人物在身,所以就算是自由閱讀時間但是導向性也不會出現問題。實踐表明,這樣的閱讀時間是我的學生最為快樂最樂于接受,也是最有效果的放飛時刻。第三位了更多的閱讀時間,除了能盡量學生在校時間的有限的語文課之外,我只能利用在校的引導之下,給學生把更多的課外閱讀放到假期實現。當然,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部分家長文化水平偏低家庭閱讀氛圍也不夠的境況下,假如隨隨便便安排學生自覺看書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很多家庭沒有看書的分為,家長們對孩子監控更不到位,有些孩子回到家拿起手機就放不下的,更談不上自己找書看了。所以面對這一現狀,我采用的方法是,抓住家長還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給家長們推薦一些好書希望他們能買下來,便于給他們的孩子放假回家學習,這一點我的家長們都很支持!所以,每到放假前,我就以推薦的書目安排好這個假期完成哪幾本書的閱讀,回來之后要交流寫心得體會等,當然還可以月末開個讀書交流會……
經過這一年來的實踐,雖然過程中我也做過各種修正與探討,最終還是覺得這幾招有較大成效,學生們在快樂的閱讀中拓寬了眼界,也提升了素質。這也許我是在面對夾縫中求生存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尋求得道的一點安慰了。
最后提出幾點有關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校內課外閱讀的反思,希望引起廣大農村初中語文教師的思考,使語文課外閱讀在發揮應有的作用,以期廣大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的處理方面有所改進。
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內閱讀的拓展和延伸,對語文教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語文課外閱讀不僅能使學生的課內知識應用于實踐,還能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更關鍵的是它還能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師在積極響應改革的號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課外閱讀在緩解學生學習的重壓的同時,也放松愉悅著學生的思想,達到了減負高效的學習效果。
語文教學應當貼近學生的“語文生活”,讓課堂閱讀教學往課外閱讀延伸,課內外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連成一體;要關注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指導等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性.而想要提高自身素質,閱讀便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雨果曾經說過:“書籍便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當前農村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看,形勢不容樂觀,讀物較少,閱讀面狹窄,農村學校簡陋的圖書資源環境與新課標下要求七至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大相徑庭;課外閱讀的時間比重減少,電視、電影、網絡等活動方式讓課外閱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學生的獨立思考性能減退,學生的依賴性能在潛滋暗長;學生的閱讀能力正在退化,由于學生缺乏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獨立閱讀功能正在逐漸萎縮,學生品德也弱化,人文精神失落,危及民族基礎素質。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無疑是使孩子終身受益的重要措施。探索落實語文新課標下農村初中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的具體途徑,拓寬語文閱讀教學視角,改善農村初中傳統語文教學現狀,促進初中學生語文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體驗的能力健康發展將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繼續前行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鄧宗文. 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J].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06, 22(11):81-82.
吳建設. 淺談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1(11):56-56.
俞梅華. 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課外語文, 2014(6):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