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莎
【摘要】 ?學生道德的培養,應當在教師的諄諄誘導中完成,在學生信賴教師的教誨、認同教師的言傳身教的前提下完成。對此,教師應當滲透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完善發展,幫助學生增強對教師傳授道德規范的認同感,從而促進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完善發展。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向學生滲透關愛以促進學生品德完善發展展開了論述,總結了幾點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 ?小學 品德發展 滲透關愛
【中圖分類號】 ?G623.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22-01
一、了解信任學生
教師對學生關愛的滲透,應當建立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應當明確了解學生的個性認知、興趣愛好、學習心理、家庭情況等各方面,要盡可能熟知學生的個人情況,才能有針對性、有藝術性地向學生滲透愛與關注,助力學生的健康、完善發展。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博文同學成績平平,但是性格外向、伙伴眾多,人緣較好。一次,在英語課之前博文與同伴發生了爭吵,性格內向但此刻情緒失控的宇鑫同學指責博文在課下與同伴嬉戲時摔壞了文具盒,并且拒不道歉。兩位學生的爭吵愈加激烈,直至上課鈴響后還未有熄止的意思,即將影響正常的課堂秩序。于是,步入教室后的我,隨即安撫了兩名學生的情緒,暫時熄止了這場彌漫在班級中的硝煙,按計劃完成了本節課的授課。在課后,我將兩名學生叫到辦公室進行調節,問詢兩名學生事情發生的經過,并與兩名學生單獨談話。在談話中了解到,宇鑫同學之所以會對導致文具盒摔壞了這一事件感到憤怒不已,是因為這是自己奶奶生前給自己購買的最后一件禮物,自己視為珍寶。了解了整個事件的成因后,我再與博文同學交流,問詢其與同伴嬉戲的經過,是否在無意間摔壞了宇鑫同學的文具盒。此時,博文眼含淚水、兩側臉頰漲紅,信誓旦旦說道:老師,我十分確定自己沒有摔壞宇鑫的文具盒,因為我沒有聽到摔到文具盒的響聲。得此答復之后,我表示信任并要博文同學回教室安心學習,即便是備受指責、以我對博文的了解和信任,也堅信此番話語是真實的。此后,我在活動課中鼓勵學生要誠實、更要勇敢對待自己的錯誤,要求學生秉承著敢于承擔責任的品質對待自己的同伴朋友,才能彰顯自己美好的品質,讓自己更受人尊重。這一件摔文具盒的事件,我鼓勵學生能主動在課后向我說明事情的原委,做一名誠實的孩子。課后,真正摔壞了文具盒的學生果然到辦公室說明了原委,向宇鑫同學承認了錯誤并征得了原諒。在此案件中,在了解博文同學的品質前提下,信任他不會撒謊,讓他備受感激,也增強了這名學生對我的信任感。同時,就這一案例鼓勵學生要誠實勇敢,更是幫助學生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了解和信任、鼓勵和疏導讓不少學生道德品質得以優化。
二、聆聽學生心聲
與學生的交流中,聆聽是一門藝術,也是釋放學生不良情緒的手段。新時期的教師,既承擔著傳授知識經驗的職責,更扮演著家人、朋友等角色。所以,教師應當增強自身的親和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話敢對教師說、有話能對教師說、有話想對教師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增進交流,融洽師生關系,讓師生之間的密切交流優化學生的情感。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聆聽是一種藝術,聆聽的過程讓學生充分傾訴,將自己的積蓄的情感表達出來,既釋放了學生的情感,也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在我的班級中,一名單親家庭中的女孩子,性格內向,與同伴交流時往往較為羞澀,自己的同伴朋友并不多。有時在觀看其他同學嬉戲玩鬧時,其眼神中也會流露出羨慕與渴望。但是,由于其自卑和內向,似乎始終都難以融入到班級中來。于是,我將其選任為英語課代表,增進與其交流的機會,并經常贊揚她課代表工作的認真與負責,并且在收發作業時也會增進與同班同學的交流。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時常與這名學生交流,了解其生活情況、課余生活等,更多的是在聆聽,盡可能讓她傾訴。一個學期之后,這名學生開始侃侃而談,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基本掃除了障礙,慢慢地融入到班級中來。
三、發掘學生潛能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成就感,往往是在見證了學生的成長之后,往往是在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和突破之后油然而生的。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潛能的激發應當注重對整體學生的培養,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讓每位學生在教師的眼中都有其特有的優勢和特長。教育工作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潛力的挖掘,既釋放學生的潛力,也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所以,針對班級中的后進生,注重對學生閃光點的挖掘,并應用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學生的消極因素,優化學生的品質。班級中一名成績落后,課堂中經常會有小動作的學生,雖成績落后,但是他的字跡工整,英語書寫極其優美。于是,我經常將這名學生的作業展覽在班級中,毫不吝嗇自己對學生的贊美,要求學生要學會取長補短,學習這名學生的字跡工整優美的優勢。此外,在鼓勵這名學生的同時,我也向這名學生表達自己對他的期望,讓他認識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自己的潛能并未被完全釋放,自己的能力也未能被完全挖掘。受此觸動后,這名學生逐漸收斂自己在課堂中小動作較多的習慣,而是端正身軀、認真聽課,以聆聽教師的教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道德品質得以提升,學習態度變得更加端正。
總結
愛護學生是教師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教師開展一切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對此,教師可了解信任學生、聆聽學生心聲、發掘學生潛能等措施出發,滲透教師的關愛,完善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 參 ?考 ?文 ?獻 ]
[1]李延云.用心呵護嫩蕊,靜待美麗花開——智障兒童班級管理的經驗和體會[J].華夏教師,2017(10):95.
[2]楊文娟.班級管理,愛的教育——也談怎樣做好班主任[J].菏澤學院學報,2017,35(S2):29-30.
[3]袁文華.精心呵護用心培育——班級管理工作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