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麗
摘要:隨著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更新,教育培訓已成為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其地位和作用變得日益重要。本文從長煙創新培訓課堂設計、改進培訓方法和拓寬培訓渠道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培訓管理新模式,為企業培訓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參考,具有一定的理論借鑒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興趣導向;自我管理;斜杠人生;趣味共享
企業要發展,員工要進步,市場要開拓,機制要創新,如何解決好當前所面臨的用工總量與結構性超編矛盾,生產計劃調整速度加快與人員局部忙閑不均的矛盾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對建設新時代服務型人力資源提出了現實的需求。以服務企業、服務員工為宗旨,聚焦“13233”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和+生態圈”建設,在培訓管理服務工作中,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與努力,有效地提升了人力資源的服務水平。
一、情景化、游戲化,提升新進員工融入速度
為進一步增強培訓管理服務水平,落實公司“和你共享趣味人生”MTP,切實做到“組織善培訓、員工愛學習”,人力資源部在新進員工入職培訓中,采取了角色教學、案例教學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情景式培訓新模式,通過有趣有料的培訓課堂設計,讓員工寓教于樂、寓教于動、寓教于趣,有效地幫助了新進員工快速融入團隊,迅速掌握職業技能。
情景重現——員工入職培訓新模式。一是通過將培訓學員置身于模擬情境,演示各類質量缺陷,讓新進員工在培訓階段“撞南墻,少繞彎”,使其直觀地掌握產品缺陷產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二是讓學員進行角色的扮演,結合前期培訓所學內容,以機臺操作人員的身份,召開“缺陷分析會”,切身體會質量守護者的責任重大。三是帶領學員深入各類生產現場,在叉車作業、建筑施工、聯合工房等區域,實地學習安全風險知識,感受安全事故震撼,讓紙上談兵,變成操場練兵,讓親眼所見,成為最好的課件。通過培訓模式的創新,有效地提升了員工技能融合速度。
游戲通關——培訓效果評估新體驗。沒有人喜歡被評估,也沒有人喜歡考試,為了讓學員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我們用游戲化思維,從用戶角度出發,將培訓效果的評估與游戲中的角色、等級、任務、獎勵等元素進行了融合,通過萃取知識點,設置遞進式的通關任務,讓學員們以“組隊競技”的方式,不斷解鎖各類關卡,持續激發團隊成員之問的協作與互動,在各式各樣的任務挑戰中,充分體現團隊成員所掌握知識點的重要性,用解鎖關卡所獲得的獎勵,評估學員的學習效果,用集體榮譽感激發學員學習熱情,較好的提升了新進員工融入團隊的速度。
二、搭平臺、建機制,提升人才儲備培養力度
企業內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崗前培訓,已經無法滿足各類工作“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人才需求,而員工有興趣、有專長、有夢想,渴望能有舞臺施展自身才華,在這供需之問,興趣崗位學習平臺應運而生。
崗位平臺——員工夢想實現的地方。人才的儲備,突破現有組織機構的人員歸屬,打破不同部門之問人員培養與使用的壁壘是關鍵。我們綜合考慮人員退休、專業要求、人員儲備等方面,在全廠各個部門,精心挑選了一批興趣崗位,面向全廠所有員工,進行學員的招募,員工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與專長,利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參與相關崗位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部分表現優異的學員,還可獲得相關項目性工作的實戰機遇。通過打破部門邊界,讓員工在興趣的引領下跨部門跨崗位自主學習,讓各部門后備人才儲備,從l向1+N轉變;讓崗位人員的選拔,從單向部門選擇向部門員]:雙向選擇轉變;讓員工身份,從同定部門的人員向多重身份轉變,擁有更加精彩的“斜杠人生”。
通行機制——讓員工付出得到肯定。為了激發學員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平臺實行了崗位通行機制。在每個階段均設置了淘汰環節,培訓考試不及格、未修完各階段的課時等,都將被取消平臺學員資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奔跑,才能停留在平臺之上。那些不懈努力,積極拼搏,通過了各項測試的學員們,則可獲得“平臺通行護照”,企業認定其具備相應崗位的上崗資格,并且保留2年,在本崗位或相關崗位進行人員招聘時,學員可不受管理經驗、從業經歷等相關資格條件的限制,直接報名參與競爭,這既是對學員的一種肯定,也為各部門提前儲備了一批態度端正、積極向上、能力合格的優秀后備力量。
三、找行家、學里手,提升知識技能分享廣度
“功夫在身后,高手在民問”,在近2000名企業員工中,除了部分已知的各類專家與能人,還有眾多具備專業特長、特殊技能的行家里手,因為缺乏舞臺而默默無聞,擴大人力資源部服務范圍,就是要讓更多的牛人擁有更加廣闊的舞臺。為此,我們開設了“趣味人生百家講壇”,為企業的行家里手們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豐富的辦班資源,鼓勵他們開發教案,走上講臺,傳播知識。
“牛”在身邊——尋找企業“潛水”的行家。通過“走項目、訪部門、查資料”,深度挖掘廣大員工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亦或是興趣與愛好,只要是員工擅長的,充滿正能量的,能夠為他人帶來幫助的,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通過對行家進行名單與特長的收錄,企業發現了一批低調而不失多元化專長的行家牛人,為員工在企業內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提供了橋梁。
分享互動——幫助新手向“里手”看齊。開通網絡視頻空問、幫助視頻課件制作、提供課件制作激勵等等,百家講壇為各位行家里手提供了一系列知識傳播協助服務,為的就是分享優質課程,傳播正能量,讓“專家帶玩家”,讓“新手學里手”,大家共同進步,幫助員工在線上線下以興趣會友,使知識與技能的分享充滿樂趣,不斷拓寬企業內、員工間知識分享的廣度。
四、推系統、簡流程,提升培訓管理服務高度
辦事難,難在流程長,工具“聰明”,服務不僅在機制,在軟件,還得在硬件上,尋找提升服務質量的突破口,為此,我們自主開發了“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平臺”,通過以培訓工作為切入試點,邁出了“服務員工互聯網+”堅實的一步。
一站到底——讓培訓實施行云流水。為提升職能工作和管理服務效率,我們利用極簡思維,借助互聯網工具,搭建了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平臺,將能夠利用系統完成的工作,全部交給了計算機完成。改變員工為了培訓實施的“一個手續”,跑遍“整個部門”、填寫數張單據、多方找人審核的冗長流程。員工只要打開系統,就可實現培訓手續辦理、培訓記錄填寫、培訓課時查詢等功能的一鍵辦理,實現了全流程可視、無紙化服務,培訓實施行云流水。
自動生成——統計流程實現全自動。通過人資管理服務平臺培訓數據的流轉與集成,系統實現了根據規則設置,自動統計生成中層專家年度培訓、授課指標、部門年度培訓辦班統計數據、部門培訓分類查詢等多種功能,簡化了大量培訓管理工作流程,為培訓原點數據周期性分析,指導各部門有針對性開展年度培訓需求申報,提供了有力支撐,開創了培訓管理服務新高度。
五、結語
企業不斷探索完善教育培訓的新方法、新內容,使教育培訓工作與企業經營發展結合得更加緊密,作用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顯,才能培養更多更好的實用人才。
作者簡介:
黃麗,湖南中煙長沙卷煙廠,湖南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