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日
摘要: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創新型國家的構建,取決于創新型人才的質量,高職院校是創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要陣地,基于創新創業為導向來構建人才培育體系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電子商務專業中開展創新創業的必要性,并對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創新創業導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強調,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并提出了“三步走”目標,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在創新型同家的建設上,需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培育戰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創新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鼓勵人才通過多種渠道來就業、創業。作為培養復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搖籃,高職院校必須首當其沖地做好創新創業工作。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社會對于高素質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育上,必須要基于創新創業作為導向,完善現有的育人體系,創新人才培育渠道,提高人才培育質量。
一、電子商務專業開展創新創業的必要性
(一)遵從專業特點的必要之點
電子商務屬于當前常見的商業模式,已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滲透,在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發展下,電商行業生態環境日益豐富,特別是農村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的發展,企業對于電商人才的專業素養、職業水平都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當前,社會與企業對于電子商務人才,不僅要求他們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素質。因此,將電子商務專業與創新創業結合,能夠豐富專業內容,提高育人質量。
(二)緩解就業壓力的必然之路
高職教育是面向人人、全社會的教育,是以傳遞職業技能、職業知識,塑造職業道德,培育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真正滿足“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職業教育要能夠適應現階段社會創業、就業需求。近年來,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相較于本科院校畢業生,高職院校學生在能力、學歷上都有一些欠缺之處。在電子商務專業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的創業實踐,可以夯實他們在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之問的有機結合,還能改變學生傳統的就業思維,讓學生提前感受創業氣氛、創業壓力,根據自己的性格、心理狀態、實際能力來制定目標,提高就業質量,緩解就業壓力。
(三)深化產教融合的必須之法
在當前的高職教育下,產教融合已經成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培育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針,也是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創新創業教育與產教融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也進一步加強了學校和企業之問的聯系,從這一角度來看,創新創業教育也是深化產教融合的必須之法。
二、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一)營造教育氛圍
要以創新創業為導向重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思想的更新、教育氛圍的營造是關鍵。作為學校和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育思維,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納入辦學方針中,并為創新創業型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育營造出良好的環境,環境的創設需要從“硬環境”“軟環境”兩個方面進行,“硬環境”如企業工作坊、創業園區、電商課堂、孵化基地,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創業同區。學生可以自行填寫申請,審核通過后,南學校、企業來協助學生注冊公司,引入真實的電商項目,讓學生自己負責運營,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軟環境”則包括行業資源、創業講座、創業指導等,南學校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成立雙師型隊伍,負責為學生解決創業活動中的種種問題,解決創業的盲目性。
(二)重構課程體系
在電子商務課程體系的構建上,需要將其劃分為“必修課”“選修課”“主修課”“輔修課”幾個部分,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充分尊重學生意愿,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程思路的設置上,采用“學校課程”“校企合作課程…‘校企實訓”的思路來改革,融入創新創業元素來重構課程體系,將重點放在校企合作技能課程上,劃分為“職業素養培育”“成長型課程”“形成型課程”三個方面,在學生能力慢慢提升后,為他們提供到企業中實戰充電的機會,經歷真實的項目歷練,讓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中,接受校內教師、企業導師的引導,構建真實的創新創業平臺,為他們提供崗位學習的機會,將各類崗位知識融會貫通,既能積累經驗,也可以享受豐碩的勞動果實,在實干中產生業績,實現社會、學校之間的無縫銜接,孵化出更多的校園企業家。
(三)完善培育機制
在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上,要凸顯“創新創業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出臺與之相關的政策,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奠定基礎。在制度上,要為學生提供必備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保障,在選修課程中,學生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由校企合作來實施“課崗融替”模式,依托創業孵化基地,結合創新創業的不同階段予以學生培訓和指導,為他們提供包括“創新創業項目開發”“創業方案設計”“創業風險評估”“網店指導”“工商注冊”等在內的創業咨詢服務。同時,推廣“以賽促學”機制,利用各種技能競賽、“挑戰杯”競賽、創業創意競賽、商務技能大賽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競賽,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完善隊伍建設
在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育上,還要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實踐證實,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創新創業的成果和質量,很大一部分是有教師團隊來決定,為此,必須要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對于校內教師,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培訓”以及“外出研修”的方式來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將教師“就業創業能力”“就業創業意識”“就業創業品質”的培育納入培訓計劃中,循序漸進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并邀請企業、人社局、行業協會等參與進來,成立校外導師隊伍,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管理和運營上的需求,并通過企業的一對一幫助模式,幫助學生組建團隊,爭取孵化出具有發展性、創新性的高質量學生企業。
(五)構建實踐平臺
實踐平臺的構建上,以電子商務專業作為依托,加強與企業、政府之問的合作,成立“創業孵化基地”,構建“大學生創業園”,設置專門的“大學生創業基金”,為他們提供真實的創業實戰場所。針對學生“缺乏渠道”“缺乏資金”“缺乏經驗”的問題,有學校與當地人社局合作,依托“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等自身電商平臺,構建出“大學生網上創業園”。另外,通過學生自主創業、師生共創、企業共建的方式來創業電商工作室,由校內導師、校外導師為學生提供“圖片處理”“商品拍攝”“店鋪運營”等場地和設備的支持,在真實項目的開展中,可以有效檢驗學生的能力和知識,這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收獲成果的過程,能夠為后續的創業、就業提供豐富的經驗支持。
三、結語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有必要以創新創業為導向來開展電商專業教學,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實踐平臺、教師隊伍等多個方面著手,將學校、企業、學生、教師、政府部門等緊緊聯系在一起,發揮出校企協同的價值,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資源,實現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公擔、成果共享。通過這種方式,既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也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大量的優秀、高端人才。
參考文獻:
[1]司聰,陶正高,高岳.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3).
[2]許應楠,陳福明.基于協同理論的職業院校產學研用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機制及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4).
[3]池瑜莉.基于網絡創業視角下的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商論,2017(2).
[4]史振宇,陳宏威.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商論,2016( 23).
作者簡介:
尹月,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