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進入到“調結構、穩增長”的“新常態”,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基于我國汽車滾裝碼頭發展狀況與行業趨勢,重點圍繞新形勢下頭門港汽車滾裝碼頭的SWOT分析,并對其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汽車滾裝碼頭;SWOT分析;機遇與挑戰
一、引言
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汽車物流的不斷革新,我國港口汽車滾裝運輸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目前,汽車物流正從過去以陸運為主的單一整車物流方式逐步向以公、水、鐵多種方式并行的集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和航運物流為一體的物流體系邁進,港口在區域汽車集散物流中心布局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二、汽車滾裝行業發展趨勢
(一)政策環境發展趨勢
1.強制性國家標準G1589 - 2016發布。《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車通行,合規的轎運車單次只能運輸6~8輛車,超過25米的轎運車強制退市,商品車滾裝公路運力緊縮,原以公路為主,水路、鐵路為輔的滾裝車輸運格局出現轉機。
2.稅費減免政策加持。2018年5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正式對外發布了關于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隨著進口汽車關稅降低,國內進口車市場需求將增大。
3.汽車行業合資股比開放。2018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二)國內滾裝行業趨勢
1.滾裝運輸量將進一步增長。受益于汽車產業增長與物流運輸結構的合理優化配置,國內滾裝運輸量將在規劃期內穩步增長。汽車消費需求穩步增長將持續擴大整車物流調用量。我國汽車消費市場正處于“高基數、低增長”的新常態,但汽車消費量持續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
2.滾裝業務結構將持續調整。汽車消費市場、國家產業政策規劃與行業自身能力建設需要等方面因素將驅動港口汽車滾裝市場轉型升級。滾裝業務結構也會隨著貿易形勢、消費市場的變化,進入持續調整期。
3.二手車出口的必然趨勢。中國已南“新車消費大國”逐步轉向“汽車保有量大國”,2017年全國汽車保有量2.17億輛,二手車交易量僅124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5.7%,二手車整車出口業務基本為零。未來隨著二手車限遷政策全面取消以及區域性、全國性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二手車交易跨區域流轉、外貿出口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2019年5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明確了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臺州)等,二手車出口地以發展中國家為主。
(三)國內滾裝碼頭及物流發展趨勢
1.集疏運體系綜合化、高效化。目前,國內的汽車物流正從過去由陸運為主的單一整車物流方式逐步向以公、水、鐵多種方式并行的集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和航運物流為一體的物流體系邁進,運輸組織形式多樣化,多種運輸方式分工定位,互相補充并形成差異化發展,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港口集疏運體系,使得滾裝碼頭在區域汽車集散物流中心布局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2.碼頭運營信息化、智慧化。信息化將推動碼頭從靜態的、節點型的角色向動態的、網絡型物流中心的角色轉變。通過將滾裝碼頭與汽車物流供應鏈進行信息上的無縫對接,可全面提升港口服務能力,滿足物流市場對港口差異化服務的需求,同時推動供應鏈上的主機廠、第三方物流、航運企業構建一體化的供應鏈網絡,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服務水平。
三、頭門港滾裝碼頭的SWOT分析
(一)優勢
1.港區集疏運系統。甬臺溫高速、臺金高速東沿線與沿海高速、機場高速形成“二縱二橫”高速網。內河有椒江、金清兩大水系和溫黃、椒北六條干線航道及眾多支線航道,集疏運體系良好。
2.港口腹地及土地資源。作為臺州中心樞紐港區,頭門港區既是海門港區的外延,義能承接寧波港、溫州港的輻射與轉移,還可為金華、衢州、江西等內陸腹地提供運輸服務,腹地經濟發達而且是汽車主要生產地、消費地。
3.港產城聯動。吉利的臨海生產基地在頭門港,依托滾裝碼頭的樞紐優勢和輻射效應,通過吸引汽車全產業鏈入駐臨港,將進一步推動資金流、信息流、人流在港口后方聚合,進而帶動區域產業功能集聚,推動城市發展。
(二)劣勢
1.國內競爭激烈。頭門港滾裝碼頭規模小,目前從臺州頭門港上船車輛與梅山滾裝碼頭拼裝后,往北發往煙臺、天津和大連,輻射膠東半島和天津、東三省,往南發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與滾裝業務形成競爭關系的碼頭主要有5個,分別為上海港旗下的海通碼頭和太倉碼頭、上海臨港的南港碼頭、招商局的興海碼頭和福建寧德的漳灣碼頭,從布局上看,與周邊各個滾裝碼頭呈三面合圍之勢,競爭形勢嚴峻。
2.港口的基礎設施條件欠缺。頭門港一期碼頭長232米,寬35米,為5萬噸級通用泊位,為適應滾裝船靠泊,碼頭改造后可兼顧靠泊5萬GT汽車滾裝船。主流滾裝船晝夜可作業時問為12~ 16小時,只能右舷靠泊,整體作業效率不高。
3.運輸費用高。目前頭門港運輸的吉利汽車主要生產基地在路橋、椒江和頭門港園區,到碼頭有一段需要汽車運輸的距離,再加上汽車滾裝運輸批量較小,不能達到經濟批量,汽車滾裝運輸的費用較高,無法產生規模效益,還不能體現汽車滾裝物流應有的優勢。
(三)機遇
1.滾裝市場發展新機遇。伴隨著國家GB1589治超治限政策的全面落地,所有不合規轎運車已全部退出整車運輸市場,公路運價已上漲30%~ 50%,各主機廠都迫切需要降低物流成本,預計未來幾年滾裝運輸在整車物流中的份額將大幅提高,滾裝運輸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二手車出口政策新機遇。臺州市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公司要充分利用首批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的政策優勢,積極探索二手車出口的業務,把握政策新機遇。
3.打造臺州港核心港區新機遇。《臺州港總體規劃》( 2014-2030)定義臺州港是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是臺州市及浙中南地區發展經濟、擴大開放的重要依托,是臺州市發展臨港經濟、推進沿海開發、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礎,是浙江省發展對臺運輸和貿易的重要口岸。隨著頭門港區后方汽車工業的建設,未來將會有較多的大型汽車滾裝船靠泊,特別是吉利集團有較大汽車出口運輸的需要,預計2020年有80萬輛的運輸任務。
(四)挑戰
1.滾裝碼頭信息化發展的挑戰。頭門港碼頭是較為傳統的滾裝碼頭,滾裝碼頭專用的船舶和堆場計劃管理系統、EDI系統、條形碼制作系統等信息化基本空白,對作業的專業性、高效性、精準性都有很大影響。
2.專業型人才不足的挑戰。目前頭門港滾裝業務依托梅山港的技術團隊,沒有培養公司自己的操作團隊,在管理上也缺少專業的綜合性管理人才,都是由其他領域人員邊做邊摸索邊學習,對安全生產和高效經營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未來滾裝碼頭可以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等形式引進專業化人才。
四、發展對策
基于頭門港自身發展條件和外部環境分析,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引導。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管理機制,引導汽車生產商共同采用汽車滾裝船運輸方式,提高運輸集約化水平。
2.加強戰略合作。依托集團資源,立足浙江,積極“走出去”學習先進滾裝碼頭管理模式,調研大型的汽車滾裝船企業,借鑒先進管理經驗。
3.加強滾裝物流人才培養力度。加強人才隊伍規劃和建設,依托內部現有的專業人才及長三角地區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加大滾裝運輸人才的培養力度,與集團教培中心合作舉辦汽車原理、物流管理技術、法律知識和國際貿易等培訓項目,為滾裝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俞炳熙.廈門汽車滾裝碼頭發展對策[J].研究與探討.2011-11.
[2]袁子文.新形勢下我國港口汽車滾裝運輸發展現狀與展望[J].觀察思考,2018 -5.
[3]毛詩恒.舟山興海汽車滾裝碼頭發展路徑思考[J].水運管理,2018-1.
[4]林占愷.珠三角港口汽車滾裝運輸持續發展對策[J].中國港口,2019 -3.
作者簡介:
金冬琴,浙江頭門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浙江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