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嬋
【摘要】 近年來,德育已被社會推到風口浪尖;為培養人才,中小學教育必須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首位,教育理念也變為“育人為本,德育為首”。 初中是學生青春期發展敏感階段,身心變化都比較大,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對學生成長起到關鍵性關鍵。因此需要教師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進行德育。
【關鍵詞】 教師 中等教育 德育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31-01
0
引言
德育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部分,貫穿教師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學生健康成長和教師工作起著重要作用。
一、在課堂教學上落實道德教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進行道德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種有效措施。教師備課時一定要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挖掘教材中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內容,及時捕捉其中的德育知識,滲透進課堂具體教學中,影響學生對德育的理解。這樣做,首先高效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在課堂上穿插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做事。例如12月23日警鐘長鳴時,教師可結合著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等史實講解這一悲痛的歷史。告訴學生,悲痛的十四年抗戰,同胞的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那不屈的中國脊梁,還好每一個中國人都誓死抵抗……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把愛國與育人相結合,教育學生把自己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從現在起,上好每一節課,學好每一門學科,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愛國?應該達到什么層次?必須得干出一番大事業嗎?班主任可以做出合適的引導: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從現在做起,做好我們作為學生的最重要的任務,學好中國字,講好中國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這些都是愛祖國的表現。同時,及時攙扶起跌倒的老人,向辛苦了一天的父母真誠地說一句“辛苦了”并倒一杯水,對同學友好且慷慨,平時見到老師問一聲“老師好”,凡此瑣碎的小事,鮮少有人能堅持。但是只要自己去做,就是自身品德的最高表現。這些德育小事與學習成績無關,但是它們卻體現著學生的自身素質。能做到這每一件事,也是一名了不起的初中生。所以,德育并不一定是在班會課上,還可在學科課堂和生活中。
二、組織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體驗德育
合作,已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然而,大多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使學生與同齡兒童的活動次數幾乎變得奢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更有利于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德育知識。如,在每年三月五日學雷鋒日這一天,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去養老院、孤兒院這些地方,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他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減少任性攀比現象,還可以讓他們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從小在他們心中培養一顆善的種子。這種德育的實踐活動是很有意義的。同時,活動結束之后,還可以讓學生就今天的所思所想寫成一篇文章,記住這份感受,鼓勵自己自強自力,努力學習。再如,重大節日是極有文化韻味的課程資源之一,如遇到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時,可以組織學生團隊合作,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了解我國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顒涌梢圆扇∥迦诵〗M模式,由學習成績優、中、差的學生組合,以合作形式展開實踐活動。實踐過程中,班主任老師要引導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每個團隊都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集思廣益,深化對問題的研究;并且在活動中也提高學生獲取信息以及團結合作的能力。合作既是實踐活動的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的必要方式。學生在寓教于樂中不僅能學到知識、促進團結合作,還能激發愛國情感,培養孩子的愛國熱情。
三、家校合作,及時溝通,共同進行德育工作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模仿的直接對象,教師的言語和行為,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班主任、老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正確榜樣。例如引導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日常進行教育時要維護學生的自尊等,教師若是有好的素養,那么是可以對學生的一生都起積極作用的。反之亦然。
進行道德教育的實踐固然有多種方法,但是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家校合作。聽到老師與家長溝通,學生可能都會談及色變。其實溝通并非都是告狀,反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更好成長。就像在對學困生的關注上,在學校,班主任老師一定要進行鼓勵和耐心講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有敢于嘗試和敢于犯錯的勇氣。課堂下則需要班主任、老師多于家長聯系,把學生出現的問題坦誠和家長溝通,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法使家長配合老師工作。比如今天學生在打折銷售的應用題上體現了極大的興趣,那么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去商店,在買衣服中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信心,這樣下來,孩子體會到家長和老師的用心良苦,一定會樹立目標、努力學習。凡此種種,數不勝數,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德育的這一舉措良處諸多。
結束語
德育工作是一項需要配合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學生、家長和必要的社會活動共同參與。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角色,要更新德育觀念、創新德育方法;使實施德育的手段、方法,實施的地點更加多元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 參 考 文 獻 ]
[1]黃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89.
[2]葛愛春,葛昌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102-103.
[3]張華君.德在先,施教勤——談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18):28.
[4]金艷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