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來 范青華
摘 要:高職開設公選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通識能力,在高職公選課出現的現象卻遠離了學校本身的初衷,文章還對教學評價指標提出了自己想法。
關鍵詞:高職;教學評價;公選課
一、問題提出
1.高職公選課開設的意圖
公選課全稱為公共選修課,其作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通識教育上,拓寬學生受教領域知識面,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高職公選課開課現狀
我院最早在2008年開設公選課,截至目前大約有200多門,最開始開設之處所有老師都很積極,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老師紛紛退出開課之列,實在是吃力不討好。2011年教務處針對開課太少出臺硬性規定,講師每三學期開設一次;副教授每二學期開設一次,教授每學期開設一次。但基本上開課老師的積極性也不高,原因公選課面向全院,選修學生素質不一,不像行政班有專職的紀檢委員負責班級出行管理,有的時候遇到外分院的學生實訓,會出現上課不請假不去上課現象,盡管教務處出臺了三次點名不到取消考試資格,但公選課的學生也納入期末教師評教,學生為發泄不滿,刻意評教過低,又加上本校評教系統漏洞比較多,曾有全校排名前十的老師,因公選課評教分數直接將其拉到后30%,從此該老師再也不開公選課了。
另外學生選修公選課的動機并不是如學校初設公選課那樣,第一看哪門課好“混”;第二看和哪個老師關系好;第三看哪個老師給的分數比較高。
二、《實用推銷藝術》課程教學現狀及困惑
本人從2008年開設公選課《管理溝通》開始,一直站在公選課的教學大軍,從2012年期開設《實用推銷藝術》課程,(前期名字叫看電影學推銷,當時剛好迎合本人2011年的省社科科普課題)為了便于拓展學員的廣泛性,本人禁止營銷專業學生選課,因本人主講市場營銷專業的《推銷技術》課程,兩門課雖不同但有很大的部分類似。但從幾次教學過程中也感覺很難,實用推銷藝術課程的設置本身就是從影視媒體入手,通過讓學生觀看電影中出現有關的涉及推銷技術的知識片段來給大家講解推銷技術的課程,但是總會出現不和諧的現象,即學生或者熱衷觀看電影,當成一種娛樂;或者在教師講解中思維處于緩慢狀態,很難從本質上主動學習
2018年秋季的實用推銷藝術公選課,我采取和普通專業核心課一樣的教學方式,通過在線精品課程的方式讓學生看視頻,做在線測試,并把在線課程的學習時間長度作為平時分的一種嘗試,但后臺數據顯示,最長的也才4.5小時,個別學生時長為0,對于公選課又不能要求太高,后期還是都讓他們過了
三、教學評價及反思
1.我校教學評價指標過細、排序欠科學性
我校評價指標原來是五個指標,要求學生評價時只能給到4個A;2015年修訂后將五個一級指標分解為十一個一級指標,再細化到二十個質保,具體如圖1所示。任何一個學生要在期中和期末對所有的任課老師進行評教(從A到E),基本上一個學生要進行10*20次打分,對于好學生還可以安靜的如實打分,對于那些上課不認真、回寢室就打游戲的學生,肯定會有亂填寫的,甚至請別人代勞的,一旦遇到因為上課遲到被老師抓過的學生,將心中不滿完全有了用武之地,就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評教分數好的老師每一項分值都是好的,差的老師各項都是差的,我們說一個老師上課再不好,他材料肯定齊全的吧,如果真的嚴格來打分至少他這項應該是滿分,但實際上每一項分值都基本相同,所以看著高大上的評教指標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模型。一個老師帶六門課(理論課和實訓課),假設他上課一直都表現非常優秀,五個班給他打了9.5分,另一個班的個別學生給他打了很低的分數,那么這個老師的教學評價就可能直接變成倒數,因為系統加權是所有的學生分值平均值,即扣除最高5%、扣除最低的5%,然后平均,這個是非常不科學的、如果老師上課得罪了一個學生,這個學生一圈攏幾個寢室的同學,就把老師的一學期的心血全白費了,從優秀變倒數了。另外不管老師帶幾個班,有多少人評教都是同等排序,也極為不合理,一個媽養八個孩子,和一個媽只養一個孩子,難易程度一樣嗎?再怎么均衡也有個別孩子生氣的時候吧,既然不一樣還統一排序,你這樣的方式就有問題,因為不公平。
2.公選課不應該如同普通課納入評教范圍
公選課之所以沒人愿意上就說明上課老師有顧慮,職能部門不能按照你的評教體系已經購買了就硬性的來使用,這就比如明知道花了大價錢買的鞋子擠腳,你卻心疼錢,硬要穿,那不就是磨出血泡,走路不舒服嗎?存在問題卻不去改,那并不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全心全意的為了人民服務”你這存心是給一些老師添堵,更有人說你覺得不合理,你可以不帶那么多課???這說話的人真的該回家了。
3.評價指標不嚴謹是假的高大上
評價指標很多都難以推敲,比如課堂管理這項,什么叫課堂管理,維護課堂秩序,糾正學生遲到、早退現象,杜絕學生玩手機、睡覺現象這都是課堂管理,但是遇到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學生,你批評他、扣他平時分,那么好期末評教他就給你打低分,因為他覺得你課堂管理管的太嚴了,這和初衷設置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再比如知識能力,那個學生的知識能力能超過老師,他有什么資格挑剔、評價老師的知識能力差,這不成了小學生挑大學生的錯了嗎?如此可見這樣的評價指標多么的經不過推敲,我都懷疑設計指標的人有沒有在高職領域中上過課。
4.對多學科實訓教學評價指標更是無法實現
所謂多學科即一門課2-3個任課教師共同施教,由于系統沒有這個選項,就導致不同時期上課的老師評價前后不一致,比如有的老師只講一個環節一次課,評教也要按一學期來進行,這是不科學的。其次對外聘老師考核非常有利,個別外聘提早下課,考試發答案,學生得高分,這樣的老師上課不按教學大綱東拉西扯,但學生給其評價特別高,也值得相關部門反思。
基金項目:麗水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教學改革項目(LZYJG201814)
作者簡介
1.田春來,(1974-)男,遼寧撫順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農民培訓。
2.范青華,(1981-)男,浙江松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數據分析,民宿管理。
圖1 本校教學評價指標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