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芬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全球范圍內的數據呈現指數性、爆發性的增長,而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移動網絡技術的全面發展,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設,同時也給人們的日常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技術便利、交流便利。但是,在大數據發展日趨成熟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個人信息安全泄露的狀況且屢禁不止,比如銀聯刷卡、二維碼掃碼等信息安全事件,都給發展迅速的大數據環境敲響了鐘聲,給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因而,為了更好地解決越來越嚴重的安全信息泄露、侵害人們利益的問題,要找出合適的解決措施來促進經濟和國家安全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1 大數據概述
簡單而言,大數據是對包含著龐大信息量的數據的總稱。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的定義發生了微妙變化,大數據不再單單用于解釋數據的信息量龐大,還延伸至形容數據的復雜性、多樣性和重復性。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的產生極具可行性和必要性。當今時代的各個領域都在廣泛地應用大數據,主要體現為對行業運行數據的記錄和存檔,旨在降低企業成本,提升資源利用率,以更快的速度實現行業擴張。
2 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呈現的特點
處于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數量更大,方式更加多元化,特別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更新,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帶來了高效的數據傳播和信息傳遞,信息和數據的表現形式更加多元化和多樣化,使計算信息安全處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3 大數據氛圍下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產生的主要方面及成因
3.1 大數據應用產生的安全風險問題
在大數據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對個人信息的采集方法愈來愈方便,采集途徑也愈來愈廣泛,在個人信息記錄的過程中,涉及到了許多較為隱私的問題,比如個人身份證信息、家庭信息、金融交易數據、社交網范圍、地理具體位置以及各種網絡留言等多種信息,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就容易被不法分子通過數據的整合、模擬來還原出當事人自身的安全信息以及最近的生活概況,而如果信息累積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很容易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取得巨大的利潤。因而,一些個人信息采集者,很可能不能抵擋住這些巨大的金錢利益,轉而會針對數據采集中的處理以及應用等過程中做出手腳,給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造成巨大的隱患。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采集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特性,比如關聯隱蔽性、模糊性、復雜性以及交叉性等新的特征,給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保護工作帶來了更高的挑戰。
3.2 大數據使其安全技術落后的影響
大數據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我國傳統的信息安全管理技術已經很難應用到新興的大數據領域之中,給個人的信息安全協同保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尤其是在移動互兩位信息的采集、處理和數據保護方面,為新技術的研發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在我國大數據發展的現階段,數據運算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統、儲存系統等核心系統都嚴重依賴于外國的進口技術,存在一定的信息植入的安全隱患。另外,我國傳統的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網絡已經阻礙了大數據運行、計算的發展腳步。我國傳統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方法一般只應用于信息保護的某個方面,很難做到大數據運轉所需要完全個人信息安全的系統防護以及全運轉周期的深度防御,給人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
4 基于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策略
4.1做好對訪問的控制
為確保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則需要不斷研發、創新防御技術,形成穩固的防御墻,以抵御黑客入侵、病毒入侵等。一方面,為減少網民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相關部門需要合理控制網民的訪問權限;另一方面,為避免非法網絡用戶的違法訪問,相關部門及個人需要對自身信息進行加密控制,如添加身份認證、口令認證等。
4.2做好對數據的加密控制
為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傳輸,則需要對所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控制,具體做法如下:在充分考慮機密數據的特征及屬性的基礎上,將明文數據轉換為密文數據,一旦出現傳輸信息被竊取的狀況,則無法顯現真實的信息內容,但是并不會對存儲的數據本身產生損害。
4.3做好對網絡的隔離控制
為確保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國家應投入充足的資金,對防火墻技術這類網絡隔離技術進行研發、更新,具體做法如下:將防火墻布置于各個數據存儲系統,網絡用戶可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啟動不同類型的防火墻,與此同時,將網絡嚴格分割為外部網絡和內部網絡,對數據通道進行授權管理。
4.4做好對入侵的檢測控制
通常情況下,非法入侵也是危害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隱患,因此,相關部門應合理運用主機系統和各項網絡技術,構建科學、合理的檢測系統,對一些關鍵信息進行綜合性分析,實時監控非法入侵行為。
4.5及時防治病毒
為形成健康、綠色的大數據環境,除了需要國家提供研發相關網絡技術的資金、人才,還需要每一位網民提升自我的網絡安全意識,自覺安裝正規正版的殺毒軟件,對計算機文件進行定期檢測、清理,對來路不明的鏈接或網站進行及時攔截。
4.6認證技術
信息安全如果單單依靠基本的加密技術是不能實現全面保障的。所以,認證技術在大數據背景下成為了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類型。在具體的操作中認證技術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比如數字摘要、數字簽名,數字信封、數字證書等。在信息安全中運用認證技術,其目的是為了鑒別雙方的真實身份,防止出現一些信息被篡改、偽造、刪除等潛在的危害。比如數字摘要技術可以通過單向哈希函數對信息文件進行轉換,然后獲取某一定固定長度的摘要碼,把其添加到相應的文件當中,通過信息發送給接收者,接受者則必須通過雙方約定好的函數才能進行換算,這樣可以保證結果和發送來的摘要碼相同,進而保證文件完整和安全。當前的數字證書技術主要是PKI執行機構CA所頒發的用戶數字身份證,能夠保證用戶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工作等既帶來了方便,也使許多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不斷涌現。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的操作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同時也需要結合不同的時代挑戰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處于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整個社會都處于較為開放的網絡環境當中,對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的操作是重要和必要的防護方法,我們可以使用大數據帶來的優勢,有針對性的解決計算機信息數據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吳銳.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30.
[2]袁野.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
(作者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