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警蔚
摘 要:化學課程是一門看似淺顯,實則邏輯性、理論性都非常強的學科,科學的課堂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面向中職化學課程學習,分析了課堂提問的必要性,并對如何運用好這一教學手段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化學 課堂提問 教學手段 聽課效率
針對學生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多年化學教學經驗,運用好課堂提問這一教學工具,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聽課效率,通過提問,可以時刻保持學生聽課的注意力,開闊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更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化學作為一門偏實驗型學科,受課堂教學以及實驗條件所限,實際在課堂上仍然以理論授課為主。抽象的理論知識,加上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會使中職學生的邏輯思維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奏,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興趣降低、學習主動性不夠、課堂氣氛活躍度低以及課堂交互困難等問題,造成授課效果達不到教學預期,也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就需要我們結果中職學生的特點,調整授課思路和方式,控制授課知識深度,采取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授課方式,提升課堂授課效果,提高學生聽課效率。
二、課堂提問是促進學生聽課效率的重要手段
課堂提問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師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方法。
(一)課堂提問是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近幾年的教學改革方向,也是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教育逐步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啟發式學習的方向轉變。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的提問點撥,能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更好地主動學習。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結合化學課程的實踐性,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提問手段,就可以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結合典型的、貼近生活的化學實例,讓學生置身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互動,緊緊抓住學生的思路,學生在這種生活化問題的刺激下參與意識會更加濃厚。
(二)課堂提問可更高效的調動學生思維活動
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實踐性學科,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就要求教師發揮更深層次的思考研究,對自己在教學提問中提出的問題不斷篩選,突出問題的生活性、代表性、啟發性。例如在講解鹽析知識時,以話劇《白毛女》中楊白勞喝鹵水自殺為話題,提出為什么鹵水可以要人命的疑問,而鹵水點的豆腐又可以食用,通過設問,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疑問的過程中,發動思維,逐步掌握相關知識。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思維,通過各種途徑掌握豐富的生活教學素材,確保教學計劃中的特定問題設置合理,并在實踐中觀察、總結學生的思維活躍狀況,不斷調整提問關鍵點,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
三、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科學運用好課堂提問手段
日常課堂教學中最經常、最普遍的課堂提問,它將教師、學生、教材三者有機結合,是師生課堂交流的主要方式[1]。有效的教學提問,可以培養學生在化學課堂上主動思考、發散思維的學習習慣,也有利于提高與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同時其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會相得益彰。
(一)教學提問中要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
結合化學教學特點,教師要在課堂上始終把握授課內容的重點,不僅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而且通過合理的問題結構,有效引導學生思考,把學生思維和情感引向深入,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靈活選擇、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要能發現、重組課堂自然生成的資源,讓生成走向有效,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中學化學課堂提問,將在提高提問質量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誘發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應答、師生協作、構成課堂動態應答鏈等方面起積極促進作用,進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學提問過程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思維方式的一大特點,化學教學采用合理的提問,加之教師的正確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觸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原動力,培養其善于思考的習慣。教師必須從化學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可以利用好化學模型、實驗等手段,用科學方法吸引學生去積極思維。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推動他們去鉆研探索,當學生尋求到答案以后,就會為獲得新知識和能力而激動、振奮、信心倍增。如,學習鐵的性質的時候讓大家思考為什么鐵制品要刷防銹漆;學習有機化學部分時,可提出削皮后的蘋果顏色會很快變深,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問題,這樣的問題,接近生活,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科學利用,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四)課堂提問要求教師靈活掌握教學技巧
課堂提問需要以靈活的教學技巧想配合。一個恰到好處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它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進行思考、進入良好的思維情景中。反之,一個不嚴謹、不科學的問題,則使學生茫然、無所適從,打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例如,在講解《鹽類水解》知識時,可以以一個簡單實驗開始,將NaCl、 Na2CO3、NH4Cl三種固體物質,分別溶解在三個燒杯中,讓大家觀察溶解過程現象是否有明顯區別,然后用PH值試紙檢測其酸堿性,根據檢測結果,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的思路,啟發他們的思維,這樣就完成一個成功的教學導入。教師的提問,必須是有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即教師要善于提問。教師在提問方式上要靈活多樣,可采用直問、迂回提問、反問、誘導提問追問等多種提問手段,提高與學生的交流效果[2]。應盡可能利用化學實驗演示教學,讓學生以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參與到實驗原理、現象的猜想及破解過程,使學生會對實驗產生極大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
(五)教學提問是一種師生情感與思想交流過程
良好的情感交流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的有效途徑,在這種交流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傳遞知識信息,而且可以傳遞積極的情感信息,在交流過程中,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感意志領域和情緒,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融洽師生感情,愉悅課堂氣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樂意自覺地搶著回答問題。中職學生正處在情感認知的形成期,希望得到外界的認可,而作為教師,本身在學生心目中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提問,盡可能多的向學生傳遞期待、認可、鼓勵、信任等積極的情感信息,避免流露出責備、不耐煩、不屑一顧等負面情感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教師在提問時,還要注意形體語言,可以走進學生中間,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感受到你的關愛和信任,提高學習興趣。
結束語
利用好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運用好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結合化學課程的特點,運用好實驗演示、模型演示等直觀手段,配合課堂提問,可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提問在化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也是師生建立情感溝通的渠道,建立在信任、融洽、關愛等情感上的師生關系,可以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活潑,讓深奧的知識變為開動智慧的金匙,讓我們的化學課堂變的更加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梁勇莉.淺談課堂提問的技巧[J].北京:職業,2006.(s1)
[2]李濤.教師教學技能訓練與提升[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